想当首富,先挣它一个亿如何? 中国首富、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近日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给年轻人送上“赚1亿元(人民币,下同,2036万新元)小目标”的心灵鸡汤,把互联网一潭池水搅得涟漪荡漾。 被网友亲切地叫作“国民公公”的他,做客《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时曝光其办公室和收藏王国,大谈商业理想,继续放言万达要全方位包围上海迪士尼让它20年盈不了利,还定下目标:几年内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访谈中,王健林告诫年轻人想要当首富要定一个小目标,规划三五年,“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虽然之前奥运网红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语出惊人让公众有了心理准备,王健林不经意间送出口的“一个亿”,还是让“正在吃西瓜的群众,一半西瓜被吓掉,另一半被震撼掉”。 社会上下解读一个亿的“小目标”,折射出当下中国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完成王董事长的一个亿小目标,万达王国不难做到。有媒体估算,万达商业只要1.2天,万达院线需要30天,通过万达揽下的美国AMC院线也不超过两个月(53天)。 投资机构和中产富豪则有感,一个亿可以从股市和楼市里赚取综合回报。有投资公司拍胸脯打出广告“一个亿股市可以有”,前提是先要投下10万元本金。 而这些天挤破脑袋排队离婚购房的上海新婚夫妇好像更愿意相信,追不上王健林,做个魔都高级房奴也好,一个亿只不过是市中心两三套中高端住宅的总价,还是赶在下一波的限购限贷等楼市苛政降临前在魔都中心插旗更重要,为了房子假离婚谁在乎? 要是对1后面拖着8个零暂时无所适从,可以到微博等社交媒体找些同道来取暖,听普通打工仔诉说心中的那个“小目标”。 有的颇为触手可及,譬如“姐要休痛经假”“公众号先涨几十万粉丝”“每天看一本书”“英语先过四六级”;还有的不吝挖苦自嘲,扬言要“瘦70斤”,做白日梦想着“嫁给王思聪(王健林的儿子)”,更有的膜拜完“王健林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就吐槽“到底一个亿是什么鬼?”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制造出王健林、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世界知名的“中国造”创业企业家。 从创业到成为亿万富翁,他们经历四五年至十年左右的光景,绝大多数没想到当年的不被看好、疲累坚守,会换来今天改变中国大众生活的商业遗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他从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当首富,所以才会把公司持股稀释,但没想到“尽管把自己的股份降到8%,还是有那么多,这是我没想到的”。 这两天有人翻出这句老话说是风凉话时,马云还说过的更具体的幸福“小目标”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信:一个月有两三万、三四万块钱,有个小房子、有个车、有个好家庭,“没有比这个更幸福了”。他还说,超过一两千万麻烦就来了,超过一两个亿麻烦更大了,超过十个亿,千万不要以为是你的钱。 富豪名人的话总会从不同角度触动你我的感官,只是有时候,他们成名后的掌声更多掩盖了那些年低谷的灰暗。 官媒《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昨天荐读《只关注1个亿的人,肯定成不了下一个王健林》指,有些人只看到一个亿的时候,不妨想想为什么王健林、乔布斯赚够一辈子花的钱却还在工作,寄望读者拓宽格局,不苟且工作,不闲置能力,思考自己所能创造的东西和价值。 中国几十年造富运动拉大贫富差距,形成了对赚快钱致富的一定预期,和看似并非不合理的渴望,多数人拿“一个亿”做文章,或许也在抗议现实中的扭曲。 可是当社会上的不少个体都不再那么相信勤苦拼搏致富,当诗和远方仅剩幻境,伴随着浮躁而降低的道德底线和歪斜的价值观被沉默地认同接受,“一个亿”恐怕就真的不是单纯焦点偏差的问题了。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