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主流媒体“慢就业”概念惹热议 分析:政府为粉饰就业难而创

字体大小:

《光明日报》在2日头版发表题为《“慢就业”不失为一种选择》的短评,指出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并不急着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但有不少网民在微博留言中吐槽“慢就业”的提法,认为毕业生更多是被迫而不是选择“慢就业”。

中国主流媒体本月2日抛出“慢就业”的概念,引起舆论热议。有分析认为“慢就业”更贴近部分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但也有分析认为,“慢就业”是政府为粉饰就业难和高校制度的问题而想出的新名词。曾选择“慢就业”的年轻人告诉《联合早报》,那是自己人生不悔的决定之一。

《光明日报》在2日头版发表题为《“慢就业”不失为一种选择》的短评,指出部分高校生毕业后并不急着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陪父母、了解市场等,成为“慢就业一族”。

评论写道:“‘慢就业’给了人们沉静下来仔细观察、学习、思考的时间,可以让自己以更成熟的面貌面对人生,而这也将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光明日报》短评被主流媒体转发

这个只有三段话、不到300字的短评,在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中国主流媒体被转发。北京都市报《新京报》也发表社论支持“慢就业”的概念。

不少网民在微博留言中吐槽“慢就业”的提法,认为毕业生更多是被迫而不是选择“慢就业”。

有的网民写道:“都是有钱娃,没钱的早干活去了”“是找不到工作好吗?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没有一项生存的技能。”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昨天在微信公号撰文写道,真正的“慢就业”只适合家境富裕的人,“慢就业”是有关部门为了“把失业装修成华丽的牌匾”而想出的新名词。

他也指出,中国大学存在问题,不肯落实教育改革,却推出扩招,以致大学毕业生从专科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严重掺水”,又赶上经济下行,结果毕业即失业。

今年出现史上数量最庞大应届毕业生

中国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在2002年毕业。官方数据显示,自2002年起,毕业生人数就逐年攀升,从145万人增至今年的765万人。加上中职毕业生、初高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今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至少有1000万人。

这批史上数量最庞大应届毕业生,须在中国25年来增速最缓慢的经济中找工作。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为6.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告诉《联合早报》:“未来随着去产能和去杠杆的持续进行,就业压力有所加大是必然的,就业结构也将随之变化。”

尽管如此,选择“慢就业”的还是大有人在。曾“慢就业”的年轻人受访时,用“不悔”“难能可贵”“痛快”来形容他们的经验。

选择慢就业的大有人在

27岁广告公关向涛毕业后的两个月,骑自行车从云南大理去了西藏拉萨。“毕业前听人抱怨,工作后很忙、很辛苦,人会变得很现实。或许我有点理想主义吧,不想过早踏入职场,希望用最后的一点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

40来岁的律师胡馨(化名)直言,当初因为可以啃老,所以很幸运没有一毕业就被逼着去上班,能有两年的时间去云南旅游、去青海当支教等。

她坦承,当初决定上路只是为了好玩,后来才发现那是让自己思考人生难得的机会。她也发现,过后在工作上做判断以及和同事相处时,当年的这些人生经验,比课本的知识还有用。

中国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本报访问时说,“慢就业”可以是大学毕业生的调整期、自我定位期,以及能力准备期,关键是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理性的规划,不要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熊丙奇也建议高校改变对待大学生就业的功利态度。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很多大学倡导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即不管对就业岗位满意不满意,先就业再说。他建议高校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济等情况做理性的个性化就业选择。

《新京报》昨天的社论写道,社会对“慢就业”的接受程度不高,因为存在功利的成才观,认为“慢就业”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或认为学生能力不足所以找不到工作。社论呼吁,社会应对选择“慢就业”的学生给予更多宽容与理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