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情

马家辉:回归20年 香港文化挑战机遇并存

字体大小:

东南西北面对面

《联合早报》记者上月底与马家辉进行了专访。在访谈过程中,他不时强调,要了解过去20年香港文化的走向,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组:“身份认同”“社会变化”“网络兴起和普及”以及“中国的兴起”。马家辉说,从这四组关键词,不难看出过去20年香港出现各种政治主张以及文化方面的兴衰,其背后的脉络和核心根源。这些改变既形成香港文化的某些困境,也带来不少机会。

香港回归中国20年,无论在政治或社会方面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领域同样发生许多改变,唯一不变的,或许就是挑战和机遇依然并存。

应《联合早报》、新跃大学与通商中国主办的“2017新跃文化中华讲座”之邀,香港作家马家辉将于本月21日来新加坡发表题为“97后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的演讲,分享他对过去20年香港文化的观察。

《联合早报》记者上月底与马家辉进行了专访。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马家辉不时强调,要了解过去20年香港文化的走向,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组。

第一个词组是“身份认同”。他指出,1997年7月1日后,香港立刻由“英国的香港”变成“中国的香港”,“不管你喜不喜欢,外人也是这样看待香港。这种身份的转变,对香港文化的创作、交流带来很大的挑战。”

第二个词组是“社会变化”,尤其是人口变化。香港人口在过去20年急速增加了18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他们在香港受教育和工作,对香港的公共空间、医疗体系、房屋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也带来思想方面的冲击。

“认真做文化创作的文化、音乐和电影人,自然要回应社会上出现的这种新变化。”马家辉说。

第三个词组是“网络兴起和普及”,这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四个词组则是“中国的兴起”。马家辉指出,随着中国的能量越来越大,它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也逐渐让世界其他地方感受到一定压力。

他举例说:“当一个庞大的新市场出现,原来的世界体系分工就会出现天翻地覆的改变。以前台湾、越南、泰国可以做加工产业,但现在许多国家的资本家、资金都纷纷外流到中国,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提出走回孤立主义,德国则出现反对外来移民的声音。香港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马家辉指出,只要关注这四组关键词,就不难看出过去20年香港出现各种政治主张以及文化方面的兴衰,其背后的脉络和核心根源。这些改变既形成香港文化的某些困境,也带来不少机会。

港产片数量大减 不少人惊呼香港电影已死

就以电影为例,近年港产片数量大减,由以往每年出产约200部,急降至近年的数十部,加上票房收入大跌,不少人惊呼香港电影已死。

但马家辉认为,港产片的规模缩小,并不表示港产片没落了。比方说,黄金时期的香港电影界曾培养出很多明星,但绝大部分影片是“即日鲜”。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一部成功的英雄片,很快就会出现一部又一部类似的英雄片跟风;如果出现一部成功的赌博题材电影,立即又会出现赌神、赌侠之类的影片。相比之下,港产片在过去20年却能尝试做不同类型的题材,百花齐放。

当然,港产片并不是没有面对问题,其中一个是影视界在抓住大陆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人才流失的危机,如香港女导演黄真真在香港拍摄了几部以两性关系为题材的电影,就返回大陆发展,成为著名的一亿导演,这使得香港电影界青黄不接。

题材限制则是另一个问题。马家辉说,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身份暧昧,所以港人最擅长拍摄警匪和鬼怪片。但这些优势一到中国大陆就无法发挥,“一旦题材受到限制该怎么做?就会比较麻烦。”

不过,对香港影视文化的未来,马家辉依然保持一贯的乐观态度。他说:“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的地方。过去20年,香港既出现了网络和微电影的机会,也出现了人才流失和题材限制等问题,挑战和机会是同时存在的,关键是你如何把握。”

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出现同样情况。马家辉表示,近年来,许多人批评自从有了网络,香港年轻人都不爱看书。但事实是,香港社会出现许多文青团体,也有很多练笔机会。

他说:“文青不怕浅薄,只怕寂寞,怕没地方发表,或者发表了没人理会。有了网络后,他们就不再孤单,可以在网络上一起谈谈读书,甚至是几个人在网络上开设一个专页,讨论什么都可以,百花齐放。”

相较于电影和文学创作,马家辉对香港传媒业近20年的发展反而相当悲观。目前,马家辉仍然负责香港《明报》的副刊工作。但他指出,很难找到适合的人撰写文章。因为越来越少人看纸媒,报章的稿费也不是很高,而且要等很久才见报,让不少文人却步。

他举例说,早前纪录片导演《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去世,很多台湾人在网络上撰写感受,但一邀请他们在报章上写,立刻摇头拒絶,原因是“他们觉得要等几天才能见报,时间太长了;而且在网络上写完500字已消耗了情绪,很难再写一两千字的长篇文章。”

香港文化:龙虾与云吞面并存

说起香港文化,无可避免要提到一个老掉牙的话题:“香港是不是文化沙漠?”有人批评香港文化过于单一,只有低俗不见高雅。马家辉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他以香港书展为例说,一年一度的书展宛如茶餐厅,吸引不同人。在这里,除了书店散货卖便宜书籍,同样也有数十场精致的讲座,“读者既可以吃到龙虾,也能品尝地道的云吞面。”

同样道理,香港文化也是充满复杂性,在这里既能认真学习高端文化,也可以买到小众书籍。“香港文化人不需要喧哗,不需要团体认同,只要自己有一股能量和冲劲,就百无禁忌。这就是香港文化。”他说。

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文人在香港的地位相对较低。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就说过,到大陆演讲,主办单位会给你数千元(人民币,1000元约200新元),香港则给你一面锦旗,好像文化人都是吃锦旗的,不用吃饭。

马家辉也有类似经验。他说,早年帮香港贸易发展局主持书展,纯粹是义工性质,“结果我开私家车过来,一小时的停车费要20多元,加上吃饭时间,既要花自己的时间,又要自己掏钱。”

但马家辉坚信,香港文化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正如每个家庭都有不同情况,每个城市对待文化也有所不同,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马家辉说,后来他向香港贸发局反映意见,之后出席香港书展的嘉宾开始有演讲费;有些活动海报贸发局策划得不够理想,他向他们分享说明了其他地方的经验后,也有了改善。

回顾这些年,香港政治争议日益升温,社会严重撕裂。马家辉慨叹,以前大家谈香港的核心价值,只是感叹追求民主仍未成功,但现在连自由、法治等核心价值也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这些冲击不单指北方,也有来自本土的。

“当你评论大陆,评论稍微有点正面,或者批评香港本土现象,就会遭到抨击,指你是大中华胶,有些甚至还有行动。社会上其他人看到这种情况自然会产生恐惧,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免于恐惧的自由。”

但他也不忘说,种种挑战和焦虑,正好为香港文化提供了另一个机遇。

两岸文化各有特色

除了香港,马家辉也活跃于海峡两岸的媒体和公开论坛,对两地文化发展了如指掌。他认为,近年台湾呈现出一种文明,礼貌得让人不自在;而社会整体的文化气氛是小确幸,追求个人快乐和幸福。

但马家辉说:“在我这个工作狂眼中,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太过舒服,有点暮气沉沉。”

相比台湾,大陆文化则呈现出一种活力,年轻人的眼界和能量越来越大。马家辉举例说,以前大陆在电影和文学方面的评论较为单一,但“现在特别是影评,你去豆瓣网站看一看,里面有许多各种不同深入且广泛的讨论。”

不过,马家辉说,大陆文化有时候略为虚伪,早年在程序方面也没有规则,乱成一团,大家不知道如何讨论、如何发言,未讨论完就投票。更荒唐的是,谁都能参与进去,连端茶倒水的也要插话。

存有“心结” 20多年不到新加坡

“我对新加坡有一些负面的心结,已经20多年没去过新加坡了。”

访问结束前,记者问马家辉对新加坡的看法,岂料他竟然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原来,这个答案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并且与马来西亚有关。20多年前,马家辉在台湾当记者,有一次去东南亚采访,期间在马来西亚停留了两个星期,之后前往新加坡。

“那天晚上11点多,我背着大行囊准备在马来西亚海关出境,但那里的官员说我在马国逾期逗留,不让我出境。过后有人来盘问我,搞了一个小时;之后另一个官员走进来,他看到口供是用英文写的,又盘问了一遍,再用马来文写下来。”

马家辉说,现在想起来,当时很可能是马国官员想要向他索取“红包”。最终,折腾到半夜一时许,马家辉被罚一两百元美元才能出境。

拖着疲惫的身躯,他终于在深夜抵达新加坡,狼狈不堪地上了一辆德士往酒店去。“那种疲惫感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后来有好几次机会去新加坡,我都拒绝了,一直到现在。”他说。

“希望这次在新加坡可以吃到好吃的海南鸡饭。”马家辉笑了笑,以这句话结束了这次访问。

2017新跃文化中华讲座

97后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

■ 日期:2017年10月21日(星期六)

■ 时间:下午2时至5时

■ 地点:

报业中心礼堂(1000 Toa Payoh North)

■ 报名热线电话:63198604

■ 主讲嘉宾:香港著名作家、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社会学博士马家辉

■ 主席: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容世诚

*现场将提供中英同声传译

“香港文化人不需要喧哗,不需要团体认同,只要自己有一股能量和冲劲,就百无禁忌。这就是香港文化。”——马家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