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脉搏:中英街向水客说不

 界碑石将宽不过四米的中英街一分为二,一侧是深圳,一侧是香港。(曾实摄)
 界碑石将宽不过四米的中英街一分为二,一侧是深圳,一侧是香港。(曾实摄)

字体大小:

华南脉搏

全长仅250米,宽不过四米的深圳沙头角中英街,一侧属于深圳,一侧属于香港,“一街两制”的特殊背景既吸引无数游客,也因位置特殊而成为走私重灾区,“水客与假货”更成为外界对中英街的普遍印象。

2015年中英街管理局启动了针对水客走私、假冒伪劣货品的整治行动后,“售假”现象虽有所扭转,但“水客”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本月1日,进一步针对水客走私行为的《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落实,中英街管理局可依据新条例将涉嫌携带违法或走私货物、物品者,通知海关或海防打私部门依法处理。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新条例提升了管理局的执法地位与执法职能,让中英街的治理有法可依,有利解决水客等问题。

“进出中英街的,大多数是带货的水客。”

尽管并非周末,深圳沙头角中英街的客流量仍然不少,看起来一派繁荣。

作为“深圳八景”之一,中英街是深圳游景点之一,一名在这里经营小吃生意的店主告诉《联合早报》记者,除了外地游客,近年一些深圳市民也愿意到中英街来扫货,购买日常所需用品。不过,人群当中更多还是为了带货赚钱的水客,“至少占了一半”。

因一街两制闻名遐迩

因“一街两制”闻名遐迩的“中英街”,仅有250米长,宽不过四米,一侧属于深圳,一侧属于香港。这条街道有着上百年历史,起源于满清政府与港英政府所划定的边界,古老的街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兴衰,然而这里更为人知的,还是其独特又意味深长的商业气质。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中国国内的物资已经从匮乏走向丰富乃至过剩,而享受免税政策的中英街,曾经是中国最早的“购物天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免税店在中国还不普遍,中英街琳琅满目的港货、相对优惠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深圳更有“不到中英街,枉到深圳游”的说法。数据显示,中英街这条短短的街道当时每天有约5万游客造访,顶峰时期一度超过10万人,一年游客可达1500万人次。

随着香港自由行的发展,加上中国民众购买海外商品渠道的增多,中英街“购物天堂”的形象逐渐褪色。深圳盐田区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回归后的第二年(1998年),中英街的游客人数跌至800万人次,2002年仅有128万人次,随后几年,游客年均数量一直在百万人次左右,最冷清时,单日游客不足百人。

时至今日,中国跨境电商逐渐走向成熟,民众通过电商平台可轻松购买各种海外商品,曾经自带光环的中英街也历经了数次变迁,不过,这条“社会主义在这头,资本主义在那头”的街道,仍有其吸引人之处。

赴港旅游签注改制 深圳市民转战中英街

2015年4月,深圳停止向深圳户籍居民签发赴港一年多次的个人旅游签注,改为签发限定每周一次的“个人旅游”签注,新政带动了部分有购物需求的深圳市民转战中英街。《深圳特区报》称,“一周一行”新政导致中英街再度迎来购物的热潮,许多深圳市民和外地游客涌进中英街观光购物。

20180318_shenzhen2_Small.jpg
在中英街上,几乎每家商店都聚集了购物人群,每个人的大包小包甚至行李箱,都装满商品。(曾实摄)

如今,这条具有历史感的街道修缮一新,两侧商铺分别经营日用品、零食、药品、化妆品、手表衣物等。记者所见,几乎每家百货店内都聚集了购物人群,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或是推着小车放满商品满载而归。

一名现场采购了不少商品的深圳市民告诉记者,与市区相比,中英街的商品价格要便宜三至四成,缺点是商品种类有限,并偶有假货与伪劣产品,需要“慧眼”去识别。不过,对比赴港的交通与时间成本,她还是愿意到中英街,采购包括大米、食盐、酱料等生活必需品。

中英街上矗立着一块石墙,上面刻有“深港合作,共创繁荣”八个大字,这既是中英街的定位,又道出深港融合的时代使命,再次提醒人们这条街道的特殊背景,不过,也正因为其毗邻香港的位置,使它成为了深港走私的缓冲地和集散地。

购物天堂 VS 走私天堂

“水客”屡打不绝一直是深港两地的顽疾,而通行较为方便的中英街更是走私重灾区。

20180318_shenzhen3_Medium.jpg
深圳地方政府签发给深圳居民赴港旅游的签证,自2015年4月起改为限定每周一次,新政带动中英街回春,再掀购物热潮。在地居民观察发现,长仅250米的中英街人潮中,“带货赚钱的水客,至少占了一半”。(互联网)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多名人大代表在2013年的深圳人大会议上表示,水客经由中英街带到大陆的货物,每天多达八至10个货柜。

深圳多个论坛上都有网民介绍在中英街做“兼职”水客的经历,替人携带奶粉、纸尿片、日用品等,每次收取费用从50元(人民币,下同,约10新元)到100元不等,甚至有人应聘“超市临时工”“搬运工”等工种被骗往中英街,结果发现是做替人带货的水客。在百度贴吧上有人发贴文招募“中英街带货”,声称“轻松半小时搞定”,支付费用为100元,并表示他们“每天要人”。

水客现象屡禁不止

作为全中国独有的“边境特别管理区”,中国官方此前对中英街的管理并没有专门立法,此外,由深圳、香港两地共同管辖的中英街,仅有中方海关检查,没设立港方海关检查站,也被认为是中英街水客猖獗的原因之一。

20180318_shenzhen1_Small.jpg
在中英街上,几乎每家商店都聚集了购物人群,每个人的大包小包甚至行李箱,都装满商品。(曾实摄)

2013年香港实施“限奶令”,离境人士最多只能携带两罐奶粉出境,部分水客因此转战沙头角口岸的中英街。根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中英街关口严打程度不似罗湖口岸,因而中英街关口成为奶粉走私乐园,“限奶令”后,大量水客转移阵地,经由中英街这一香港海关“执法盲点”继续“走货”。

“水客与假货横行”渐渐成为外界对中英街留下的最深印象。在2015年,中英街管理局牵头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针对水客走私、假冒伪劣等行为进行整治。

官方表示,是次行动是为了“重塑中英街购物天堂的美誉”,在此之后,中英街“售假”的形象有所扭转,但水客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新管理条例本月1日实施

为打击中英街的走私行为,《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管理条例》本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深圳市口岸办官网,新实施的条例将中英街管理局的职能法定化,规定其为管理区综合管理机构,除了承担管理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还负责涉港事务的协调与合作,并协助公安、边防、海关、检验检疫、海防打私等部门开展执法行动等。

根据条例,凡是涉嫌在区内携带违法或走私货物、物品,中英街管理局将对携带人的通行证信息和涉案货物、物品信息进行登记,通知海关或海防打私部门依法处理。

黄亚英:专门立法治理“很有必要”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英街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与缩影,处理不好水客、商品质量、消费纠纷等问题,对历史名街的声誉、周边民众的生活都会带来影响,通过专门立法来治理中英街“很有必要”。

20180318_shenzhen4_Small.jpg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黄亚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中英街是深港合作的一个契机。(互联网)

黄亚英指出,作为边境特别管理区,区外的政策法规不一定能直接用于中英街,新颁布的条例具有针对性,让中英街的治理有法可依,并且提升了中英街管理局的执法地位与执法职能,有利于解决街区的水客等问题。

记者上周到中英街采访时,新条例实施近半个月,尽管水客仍存在,但明目张胆请求游客帮忙带货的情形有所减少,两手空空的记者没“被搭讪”,而这正是中英街此前备受游客诟病的。

中英街——一国两制分界线

中英街原名“鸬鹚径”,其命名有一段历史渊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战败的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的《北京条约》中,把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规定,英国向清廷租借香港九龙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200多个离岛,这块地区被成为新界。

1899年,中英双方进行陆地划界谈判。当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勘界代表来到沙头角勘界,这次勘界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从一条河床上经过,沙头角的土地和居民被划成了两个部分,形成了“华界沙头角”和“新界沙头角”。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一号界碑如今仍立于街道中心,将沙头角一分为二,至今仍然是“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

面临转型困境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中英街曾经是深圳最繁荣的地方,如今中英街的商业地位早已无法与当年相比。改建后的中英街现在被赋予的功能,更多是以文化旅游促经济发展,打造成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区。

1999年,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开馆;2001年,深圳盐田区政府在中英街上修建了一座警世钟亭,钟高1.842米,寓意1842年这一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时间,钟上刻有“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八个大字;自2002年起,中英街每年在3月18日举办“3·18警示日”活动,并将之发展成深圳爱国主义教育的品牌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政策制度改革能突破发展瓶颈

20180318_shenzhen5_Small.jpg
董金莲:中英街转型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和产业转型问题都只是表象,制度问题才是根源。(互联网)

中英街正在寻求突破,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事业一部副总规划师董金莲,去年在东莞举行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表示,中英街是深港边境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载体,融合近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于一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不过,中英街正面临发展困局,其资源、空间、旅游和商贸发展面临边缘化的危机,边境管制与开放发展的矛盾都非常突出。

董金莲指出,中英街转型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和产业转型问题都只是表象,制度问题才是根源,只有从政策、制度改革的源头上创新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同时在政策改革和空间统筹上发力,才可真正实现中英街的转型发展。

黄亚英则表示,中英街作为历史文化名街,如果不好好发展“太可惜”,如何提升与打造街区,相关部门应当下大力气。

他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中英街是粤港合作的一个契机,可作为深港共建的重要项目。他建议,除了购物,中英街还可扩大休闲旅游职能,纳进香港的资源,比如跨越街道的港区附近有很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如开放给深圳广东居民观光,不仅可提升中英街,对于提振香港经济也是利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