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尧:你会怎么死?

字体大小:

“你有想过自己会是怎么死的吗?”医护官(medical officer)突然问。

在野外营地,绵绵细雨湿冷的天气,和其他回营受训的医护兵、医护官躲在满是泥地的遮蔽处,话题不知怎么聊到这里。

有人说想过要立遗嘱。医护官再问一次:“不是想身后事,而是有想过你会怎么离开这个世界吗?”

医生职业感受的生老病死比任何人都深刻,他告诉我们,“只有想过死,再回来想怎么生,生命才会有意义。

“你会知道你要怎么珍惜每一天,什么是最重要的,怎么分配时间……”

这些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在百无聊赖的军营里,确是很值得拿来思考的事。

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睡梦中离去,而相比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挣扎中离开,意外离世或许好一点。

越不经意,时间逃得越快

不奢望医疗科技能让我在有自主和尊严的条件下活过70岁,这样一看——我的人生也快走到一半了。

我如何评价这“半生”?

记得11岁在书局看到刘墉的书里说道:“20岁没有青春、30岁没有美丽、40岁没有事业、50岁没有健康,不珍惜在对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错过就来不及了。”

虽然之后明白这话把我们限制在制式的人生框架里,但它却赤裸地点破时间之无情,对当时年纪还小的我带来很大震撼。

时间真的是有限,在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日子里,它不是停摆或缓慢流逝,它快速地走过,越不经意,它逃得越快,偷走的也越多。

2017年底,好友照顾的老人家在跨年夜前忽然离世。正当全世界兴奋地迎接2018,她的家人默默地送走这名老妇人。原本看似健康的老妇,某日忽然呼吸不过来紧急送院,不过几天就过世了。

这也许不是老妇人曾预料到的死法,她可能甚至来不及规划身后事,但时间没了就是没了,找不到任何人去要。

回到那名医护官的问题:想过自己会怎么死?

我们当然不会知道最终答案,也不清楚手里还有多少时间给我们安排,想遍了各种死法,原点是:在各种的死法之前,你打算怎么活?

年初这一刻,这的确是很好思考起点——

你想过自己怎么死?

你会怎么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