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奖得主 在艺术舞台放飞理想

字体大小:

五名生于1980年代的本地青年艺术工作者,获得今年国家艺术理事会颁发的青年艺术奖。他们是跨媒介视觉艺术工作者梁惠芬(Alecia Neo)、易赞·拉曼(Ezzam Rahman),诗人普嘉·南锡(Pooja Nansi)、马克·奈尔(Marc Nair),以及剧场工作者刘晓义。意气风发的年轻得奖者们接受《联合早报》记者访问,畅谈他们的艺术生涯和未来规划。

梁惠芬(30岁):通过作品影响社会进程

梁惠芬认为此次获得青年艺术奖是对自己艺术人生走到今天的一次检视和反省,“我可以借此来考虑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该怎样走,这肯定会是我一个新的开始。”

梁惠芬是摄影师,同时也从事影像及装置艺术的创作。在谈论创作的主题时,她说因为自己惯于与人群合作共事,所以所有作品的核心都是在探讨“关系”。“我倾向于说我的作品总是与关系、体验有关。我通过摄影、移动的影像,以及装置作品,反映我们的身份、人际关系、居住空间、社区互动。”

被不断演进甚至是“流动性”的情境、社会氛围和公共议题影响,梁惠芬认为自己的艺术功能是在对差异的呈现和探讨中,推动变化和影响社会进程。

她2011年的“艾丽莎之镇”(Villa Alicia)系列,从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陈娜拉医生(Dr Nalla Tan)的人生经历,引申至对记忆、空间、历史等宏观格局课题的思索,同时也凝眸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2009年的“回家看看”(Home Visits)系列,她则从个人角度回望童年的居住环境。她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系列,是长期进行的实验作品“未见:星座”(Unseen: Constellations),让人一窥视力发展有缺陷的年轻人如何追寻身份认同,如何构筑未来发展。该系列从2014年开始,她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不同合作者跨界合创。

梁惠芬目前正投入对气候、能源和自然议题的研究,她说:“在新加坡,我们没有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这须要改变。”

她也是艺术合作平台“Brack”的主要艺术家和联合创办人,并在大学担任兼职讲师。

马克·奈尔(35岁):从年轻一代寻找文学火花

奈尔是六部诗集的作者,他最新的诗集《纪念碑》(Spomenik),是一本以巴尔干半岛为灵感的诗歌、摄影集。

奈尔是印度裔,大学时主修英文文学,近10年来在本地文坛非常活跃,是“新加坡作家节”和国家图书馆“读吧!新加坡”的常客。

他也是带着新加坡英文文学向国际闯关的年轻代表之一,“马耳他地中海文学节”“德国文学协会”“昆士兰诗歌节”“望加锡国际作家节”等海外诗歌、文创盛会上,他都留下身影,也曾在2010年法国举行的“国际诗歌大满贯”入围决赛,并在去年由“艺术之家”主办的“城市文本”写作比赛上得到第一名。

奈尔受访时说,文学应该继续从年轻一代中寻找新的火花和激动,他说:“在台上做现场的诗歌诵读时,能感受到台下那群年轻人对文字的回应,对诗歌的兴趣。”因此他除了从事个人创作,也致力于文学教育,他常到学校举办创意写作工作坊和文学演说工作坊,每次都受到学生们欢迎。

热爱诗歌的他,也热衷于和其他领域的创意人士和新晋艺术工作者合作,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提供发表平台。他在2011年至2014年担任独立艺术节“Lit Up”的艺术总监,为不少艺术新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自2015年起,他与朋友合办网络文化杂志《鲭鱼》(Mackerel),在网上“文艺”闯出一片天。

他说:“新加坡的诗人大多都是‘兼职’的,无法全职从事诗歌创作,这大概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境况,尽管我们在时间上无法全部投入,但并不代表我们在成果上是欠缺的,因对文字的那颗心,是全情投入的。”

刘晓义(34岁):创作者不应该被框限

16岁从中国来到新加坡,刘晓义在新加坡接触剧场,学习剧场,成为剧场工作者。

刘晓义1998年到新加坡求学,19岁接触剧场工作,毕业工作后曾离开新加坡到云南开民宿两年,后来他重返新加坡,同时也重返剧场舞台。

刘晓义希望能借获奖机会,让更多新移民注意到,其实本地有很多新移民在从事创作。

他热爱新加坡,也热爱在新加坡创作。新加坡的人、环境、剧场界、观众、各种资源都予他诸多创作灵感。

集演员、编剧、导演身份于一身,刘晓义是剧场多面手。他现在也是实践剧场的实验室总监,与年轻演员探索剧场艺术。

刘晓义认为,无论导演、编剧、演员都只是标签,创作者不应该被框限,三者都是创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思维方式。

现在刘晓义更专注于导演。他说,也许是现在剧场的趋势,导演的创作空间比较自由,能够同时处理文字、演员表演、空间,处理与观众的关系,看到的也更全面。

他也主张集体创作,借此寻找作品的声音与态度。若是现有剧本,他也倾向于解构,追求呈献作品的不同面向。

刘晓义现为永久居民。他说,得奖是认可,但创作本身不是为了得奖。对他而言,奖项、观众的回应,甚至是不喜欢他作品的声音,都是创作者与观众、与社会互动的环节。

10月5日至9日晚上8时,实践实验室将在实践剧场(滑铁卢街54号)呈献新剧《到此一游》,作品由刘晓义导演,成员集体创作,以肢体剧场表现。

年底,刘晓义将到日本、南京和上海,参与知名剧场人荣念曾与佐藤信的艺术节。

普嘉·南锡(35岁):期待诗歌与其他艺术跨界

南锡在谈到获奖感受时说:“很欣慰能得到本地艺术社群的肯定和认可,最值得感激的是,我的提名人是剧作家哈里斯·沙玛(Haresh Sharma),他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我从小看他的戏剧长大。”

南锡出版过两本英文诗集,《爱是一把无人坐的酒吧高脚凳》(Love is an Empty Barstool)和《高跟鞋的伤痕》(Stiletto Scars),两书颇为成功,尤其是前者付梓后已三刷。她的作品被《商业时报》评价为:“高级知识分子青年必读的作品”,她在伦敦、纽约等地发表过作品,也参与过不少国际文学活动。

2009年,南锡经本地的英国文化协会推甄,参与国际演说项目“Speechless”,展开长达一个月的英伦之旅,她对言论自由等议题有了深刻体验,自言那是非常难忘的一次文化行程。去年,她又参与了在英国举办的“创:新”(Singapore: Inside Out)活动,将本地文化工作者的创意理念通过文学来传扬。

身为印度裔的她说:“我的作品常触及我的女性身份和少数族群生活感触。”她说这是她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另外,我也希望诗歌创作能有更多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多元跨界机会,比如诗歌与音乐、剧场等媒介的结合。”南锡说。

她不久前接受本地剧团凯门剧场(Checkpoint Theatre)邀请,创作《你在此地》(You Are Here),这是她一人自编自演的单人讲演秀,她将把新加坡人的身份和外来移民家庭等课题融入作品中。

2013年,她发起了“简单说”(Speakeasy),这个每月举办的诗歌朗诵会反响很好,她说:“新加坡人中,热爱诗歌的很多。”

易赞·拉曼(35岁):人皮雕塑关注超越肉身

多媒介装置与行为艺术家易赞·拉曼诡异的人皮作品已成本地当代艺术“标志性”创作,也是其创作的鲜明标记。

自2008年起,易赞将脚上的死皮粘贴转化为花卉微塑,与观众互动,受到瞩目。他受访时说:“既然我们经常美发、涂指甲油,为何不用人体这个素材创作呢?”

最初雕塑造型粗糙,现在易赞掌握了保存作品更久的方法,添加颜色与防腐剂,借以呈现肉身的存在与缺失,以及对于自我的各种反思。

易赞的雕塑造型也延伸至动物、草本,代表作为2015年的《这就是我,你看到的就是我》,由新加坡美术馆委托制作。他说自己总是关注如何超越肉身人体,总觉得还有可为。

易赞毕业自拉萨尔艺术学院雕塑系,2010获得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纯美术学位,目前正在修读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纯美术硕士学位。他在拉萨尔和南洋艺术学院兼职教学,其他时间从事创作。

2004年起,易赞成为“艺术村”一分子,也是雕塑学会成员,参与、组织、联合策展国内外不少展览、活动和艺术节。2015年,他是首个艺术家在新加坡设计周的SingaPlural呈献《你要爱我得先懂我》。他在今年呈献的行为表演《让我自我介绍》,把爽身粉塞进嘴里吹喷出来,让原本洁白的现场逐步狼藉。

易赞是2015年总统青年艺术奖与观众投选的“人气奖”得主。这回得青年艺术奖,他说:“我感觉荣幸。这是非常谦卑的体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