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莲山双林禅寺法堂落成 原创昆剧《未生怨》演绎佛典故事

字体大小:

浙江昆剧团为配合莲山双林禅寺法堂落成,献演原创昆剧《未生怨》,以古老昆曲演绎佛典故事,摆脱才子佳人剧情套路,可谓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

莲山双林禅寺耗资2000余万元重建的法堂建筑落成,星期五(11月11日)举行开幕大典。法堂建筑设有藏经楼、禅堂和方丈楼,建筑底层增辟圆满殿,作为多功能礼堂。圆满殿面积650平方米,可设约500个座位,法堂落成开幕后将迎来浙江昆剧团(简称浙昆)献演原创昆剧《未生怨》。

《未生怨》讲述劝善戒恶的佛经故事,剧情刻画人性光明及黑暗两面,发人深省,既充满佛教哲理,又彰显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精神。

《未生怨》综合改编自《未生怨经》《观无量寿经》及《大般涅盘经》,讲述古印度一对王室父子间恩怨情仇的故事:瓶沙王由于求嗣心切逼死了一位修道人,喜得贵子阿阇世的同时种下仇恨的种子;王子阿阇世长大后,受人挑唆报前世之仇,残害父亲,犯下更大罪行。怨仇丛生,世尊教诲:“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瓶沙王苦心修行,终得解脱,阿阇世也痛心悔恨,改过自新。

浙昆艺术总监,也是该剧导演、编剧林为林,接受《联合早报》电访,表示以古老昆曲演绎佛典故事,摆脱才子佳人剧情套路,可谓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他说:“自2012年来,我们与志莲净苑连续三年合作创排根据佛典故事改编的原创昆剧三部曲——《未生怨》《解怨记》《无怨道》,三次合作不仅收到陆港两地广泛关注与好评,获得广大社会效益,也开拓了昆剧题材。”

回忆起最初改编《未生怨》,林为林说当时找了不少知名编剧,却不是很满意,于是硬着头皮自己当编剧,把敦煌石窟第172窟中的16幅《未生怨》壁画,扩写成一出完整的戏。

林为林解释说“未生怨”意思是“还未降生就已含怨”,这是阿阇世的怨。“当然,人生里有仇有怨,佛家虽无仇但有怨。这部戏其实是要告诉我们如何解开怨,戏本身就像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很深的哲理性,《未生怨》以动人的艺术语言,形象地展现世间的善恶、亲情的冷暖,清晰阐述千古人生的不朽哲理,古老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具有劝善诫恶的积极意义。”林为林希望借助《未生怨》,把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佛教的慈悲思想,传播给观众,“有怨解怨,无怨成道。”

为揣摩角色去敦煌看壁画

扮演瓶沙王的年轻演员,是中国国家二级演员、工老生鲍晨。接受记者电访时,他说为准备这个角色做了不少功课,不仅前去敦煌观看壁画,也研读佛经,以深入做人物分析。

鲍晨说:“瓶沙王这个角色非常有戏,我想他游离于各种情绪和道德观之间,他所做的‘恶’是以‘善’的名义,毕竟他作为贤明的一国之君,他渴求后继有人,传承王位,更好地治理国家,让国家长治久安。但一念之差,犯了错误,在因果轮回中得到报应,经由真诚忏悔,得佛陀原谅。他人生有起伏,性格有变化,我给他设定的人物脉络是正、邪、正,这是我演得很过瘾的一个角色。”

浙昆三部佛教主题昆剧中,鲍晨就担任了其中两部的主角。鲍晨个人并没有宗教信仰,但他认为这些昆剧作品,不仅佛教徒可以观赏,一般普罗大众也可从中得到精品艺术的享受和人生哲理的感动。

“在杭州灵隐寺公演的时候,我心中满是感慨激动。《未生怨》讲述的是佛教故事,但并没有用高深、生僻的语言来诠释剧情,当然唱词念白用文言文修饰过,回归到根本,它讲述的是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它是润物无声,滋养心灵的。作为演员,我感觉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和演出中,内心更加沉淀、宁静。”鲍晨说。

另值得一提的是,《未生怨》的序曲《莲颂》,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姚公白为此剧特作,本曲安静摄心,作为开场序曲,引领观众进入清净境界。

林为林有“江南一条腿”美誉

浙昆成立于1955年,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基础上组建而成,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艺术表演团体,现任掌门人林为林享有“江南一条腿”之美誉。浙昆获奖无数,1982年被中国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等。

浙昆剧目题材内容丰富,除传统戏外,屡有全新创作,表演风格遵循昆剧古典高雅传统,林为林期借《未生怨》为契机,将浙昆更多精品大戏带给新加坡昆剧戏迷。

日期:11月12日、13日(星期六、日) 时间:晚上7时30分 地点:双林寺圆满殿 票价:50元(自由入座),售票处在双林寺观音殿 电话:62596924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