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节2017

以汉德克原著为创作起点 刘晓义和四导演要“冒犯观众”

刘晓义(左三)携手洪艺冰、李邪(左一及左二)、钟达成、谢燊杰(右一及右二)等人呈献《冒犯观众》。(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刘晓义(左三)携手洪艺冰、李邪(左一及左二)、钟达成、谢燊杰(右一及右二)等人呈献《冒犯观众》。(滨海艺术中心提供)

字体大小:

奥地利剧作家汉德克的“反戏剧”作品《冒犯观众》曾轰动一时。今年华艺节,刘晓义导演本地版《冒犯观众》,由他和几位本地导演、演员集体创作。

什么样的观众会选择看一部名为“冒犯观众”的戏?

带着被冒犯的期待去看?抑或想搞明白什么叫“冒犯”?又或是误打误撞走入剧场?

奥地利剧作家汉德克(Peter Handke)于1966年创作的这部“反戏剧”作品《冒犯观众》,挑战了当时主流剧场艺术的演出与接受方式。它架空故事,迫使受众重新思考何谓剧场艺术,反思演员与饰演的关系,及剧场与观众的关系。

作品轰动一时,几十年后回看,那震撼的余味对当下而言仍相当前卫。

今年华艺节,刚获得青年艺术奖的刘晓义将导演本地版《冒犯观众》,由他和本地剧场工作者谢燊杰、钟达成、李邪、洪艺冰、黄泽晖和林菀雯集体创作,借《冒犯观众》的核心理念,回应当今剧场现实。

刘晓义:不会照搬原著

刘晓义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强调,原著就像一部剧场宣言,所挑战与诉求的对象是特定时空,当时或许就像引爆一颗炸弹。不过来临的演出不会照搬原著,而是以原著为创作的起点。

这次与刘晓义合作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剧场工作者,谢燊杰、钟达成、李邪、洪艺冰也都是导演级,各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让这部讨论剧场艺术本质的作品,有了更精彩的前提。

剧组花了几个月深入对话、讨论、处理演出架构,每个人的观点碰撞也成为这出戏最精彩最有趣之处。刘晓义希望能够兼容各家想法,向观众展示讨论过程,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寻找统一的答案,而是开放对话的过程。

刘晓义说,绝大部分剧场都在演假的东西,叙述模拟某个时空,那什么才是纯粹的剧场?比如说,一个演员剧演过程中突然咳嗽,这原不在剧本里,咳嗽就成为当下发生的事件(happening)。那么有没有可能让整部戏都是事件?是的话,排戏似乎就没有意义了。

谢燊杰:期待观念碰撞

创作过程中他们一直在碰触这些最本质的概念。

对演员之一谢燊杰而言,这部戏最发人深省之处,即这些戏剧本质的讨论,他们必须质问自己:演员上了舞台就必须饰演一个角色吗?他说,“我”其实可以不是一个人物,“我”就是“我”,不过观众能否把“谢燊杰”当成“谢燊杰”看待?当舞台灯光一开,“我”还存在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在扮演、转换身份,到底有没有一个真实的状态?也许到了舞台上,反而才是最自然的。”

谢燊杰非常期待四位风格迥异的剧场工作者之间的观念碰撞,期待那种“不适感”。创作初期演员与导演集中交流了许多剧场理念上的问题,谢燊杰认为,他们彼此间在本质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只是每个人强调的是哪一点,有稍微不同。

对刘晓义来说,每部戏落幕后,不一定要听到“哇,好喜欢”的赞誉,更重要的是观众的真实反应,同时期待这些反应能延伸对话,激发新的反思。

刘晓义去年11月底离开实践剧场,独立工作。他透露,目前正在筹组新剧团“避难阶段”。

日期:2月10、11日(星期五、六)晚上8时 日期:2月11、12日(星期六、日)下午3时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小剧场 票价:38元 售票:SISTIC 热线:63485555 华语演出,附英文字幕。每场演出后有交流会。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