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唢呐找到爵士之声 ——郭雅志与友好二月来新演出

字体大小:

唢呐演奏家郭雅志1993年发明了唢呐活芯,方便唢呐转调,没想到也为唢呐打开了爵士之门。

中国民乐吹管乐器如笛子、箫、唢呐往往固定在一个调上,碰上现代华乐,比如谭盾、郭文景的作品,演奏家经常要带四五个乐器上台,一转调就换乐器,疲于奔命,郭雅志发明活芯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郭雅志曾是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五年前他离开乐团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乐,主修萨克斯风。萨克斯风是郭雅志爵士的起点,不过近年他也试着以唢呐演奏爵士,活芯让这一切事半功倍。

爵士与中国民间音乐相似处

郭雅志发现萨克斯风与唢呐有不少共通处,中国民间音乐也与爵士乐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接受联合早报电话访问时说,即兴演奏在爵士与中国民间音乐,都是重要环节,可惜的是,当代学院化教学让中国民间音乐失去了即兴演奏的能力。他以瞎子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为例,作品原是阿炳街头卖艺时即兴之演奏,后来人们听录音记下谱子,每个人一板一眼复制,久而久之,少了即兴的灵魂。

郭雅志学习爵士,便是希望从中找回传统华族音乐的精髓。

此外,布鲁斯音阶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也有可比对之处。在功能上,爵士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演奏,唢呐则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红白事仪式上。

用唢呐演奏爵士,郭雅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不过他意识到,复制西方爵士模式不是办法,必须为唢呐找到属于唢呐的爵士声音。其中一个借鉴的对象,是印度爵士乐,他说,你听了会感觉那是爵士,也马上能够辨认出印度音乐的强烈个性。

“我以前也做过纯粹模仿,比如模仿Kenny G,但怎么模仿都不像。这好比让唱京剧的来唱歌剧,怎么都不对。我现在做的,是与爵士混在一起,不是勉强模仿,因为唢呐就是唢呐。”

改良葫芦丝丰富和声效果

来临华艺节,郭雅志将与四位他在伯克利的好友一起来到新加坡,呈献两场“龙在吟”爵士音乐会。届时他将演奏唢呐、萨克斯风、葫芦丝、陶笛等管乐器。其中一首原创作品《北京蓝调》,郭雅志说,那就是萨克斯风做不来,完全唢呐味儿的爵士乐。

这次郭雅志还带来另一项创新,他改良了葫芦丝,让两根附管也能吹奏音阶,丰富整体的和声效果,同时也拓宽了葫芦丝的音域。他将以葫芦丝呈献改编自古琴曲的《醉往》。郭雅志也亲自改编了《金蛇狂舞》,以新的节奏演绎这支人们耳熟能详的曲子。

郭雅志的伙伴之一爵士吉他演奏家大卫·费尼奧杰斯基(David Fiuczynski)曾发明微分音演奏,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再细分音阶,借此容纳中东、亚洲、印度、东欧等不同传统的丰富音乐形式,扩大表现力。音乐会曲目之一《风华巴士》便是费尼奧杰斯基的作品。“风华巴士”是波士顿一带一种便宜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过年久失修经常出状况,加上乘客组成多元,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载具,让作曲家灵感迸发,挥笔写就这支接地气、趣味十足的作品。

音乐会其他作品还有:《陶之舞》《樱花》《龙在吟》《夜来梦江南》《打枣》与《雅志情迷土耳其》。

郭雅志希望听众带着开放的态度来感受唢呐如何与爵士融为一体。

龙在吟 日期:2月24、25日(星期六、日) 时间:下午5时,35元 地点: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 售票详情可上网:www.esplanade.com/huayi,或拨电:68288389查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