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戏剧学院(Intercultural Theatre Institute,简称ITI)将在本周带来今年首场戏剧演出——今年的毕业班学生们将搬演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的名剧《我们死人再生时》(When We Dead Awaken),该剧又译为《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百年复苏》或《醒时》等。
《我们死人再生时》发表于1899年,首演于1900年,是易卜生50年创作生涯的“收场戏”,剧中透过男主角雕塑家与两个女人的“复活日”带出几个主题,包括对婚姻伦理的重新审视;思考寻求真爱的意义;追寻失落记忆存在证明;以及探讨个体、人心的解放。
肢体语言做主
尽管是一部公认的佳作,但该作较少演出。跨文化戏剧学院此次邀请印度导演桑卡尔·旺凯茨沃伦(Sankar Venkateswaran)执导,桑卡尔是剧场Theatre Roots & Wings的艺术总监,也是跨文化戏剧学院的校友。
桑卡尔认为易卜生这最后一部作品含有易氏对其个人艺术、人生、得失、归属的剖析,桑卡尔以现代手法处理本剧,肢体语言做主,英语台词为辅,以肢体剧场的形式“复苏”名剧。
桑卡尔受访时说:“易卜生有句名言——千言万语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如其一次行动来的深刻。既然连易卜生自己都这么说了,所以我们在排演这部戏时,剔除了一般戏剧的文本、叙述和动作,把戏剧本身化成了一场行动,大家在演出现场看到的会是易卜生剧本中的只言片语,演员们的情态,钝化的动作,以及雕塑般的人体。通过这样的改编,我相信我们能进入易卜生文字、语言、角色和表演等表层之下那些不可言说、无以形容的人生实质。”
跨文化戏剧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们将担纲演出,包括本地学生陈盈惠、马来西亚学生侯桂芝、印度学生Lakshmana KP、Pooja Mohanraj,以及特邀的校友Yazid Jalil。
3月15至17日
(星期四至星期六)
晚上8时
(星期六增下午3时场)
戏剧中心黑箱
(Drama Centre Black Box)
20、25元
购票请上网:
ibsen.peati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