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与剥削的救赎——读李永平《雨雪霏霏》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出生马来西亚的李永平,以回忆录式的散文体书写《雨雪霏霏》。
出生马来西亚的李永平,以回忆录式的散文体书写《雨雪霏霏》。

字体大小:

与其说李永平的《雨雪霏霏》是由九篇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或小说集,不如说它是一本回忆录式的散文体小说。说它是“回忆录式”,是因为大部分内容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至少耳闻目见,鲜明而深刻的“追忆”逼使李永平必须在有生之年把它们记录下来。说它是“散文体”,是因为它以第一人称“李永平”书写,书中没有铺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般小说应有的矛盾冲突和高潮;作者通过九个引人入胜的“追忆”,对比古晋小城与台北大都会的风情,在不同时空下的古晋男孩与台北成人的自我对话。说它是“小说”,是因为它带有某种程度的想象、虚构、艺术加工与审美点染,至少扮演聆听角色的朱鸰就是似真还幻的半虚构人物。


大胆地把三种书写文体混搭成一书,这是李永平的创举,也是他令人刮目相看的书写策略。


文化歧视
《雨》的书写场景虽是台北华西街,但背景大部分是婆罗洲北部的砂拉越,那是作者的故乡,李永平自小喜欢“伫立在古晋城一座高岗上,一边眺望婆罗洲的壮阔山河,目眩神驰,一边编造故事,日积月累越编越多,到后来他小学毕业时,竟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