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南洋”?又如何“南洋”?——读Brian Bernards《书写“南洋”——东南亚后殖民华文文学中的南洋想象》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美国学者Brian Bernards新书封面。(互联网)
美国学者Brian Bernards新书封面。(互联网)

字体大小:

让我们想象,把电视剧《小娘惹》和新加坡华文作家英培安、谢裕民、新加坡英语系华人作家Suchen Christine Lim、郁达夫、马华的雨林文学、在台马华作家黄锦树,还有泰国华文小说放置一处,会拼凑出一幅怎样的“南洋”文学景图?


美国学者Brian Bernards撰写的Writing the South Seas: Imagining the Nanyang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就是这样一本书。书由其博论发展而成,目前只出了英文版,2011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去年则由国大出版社另推出新加坡版。他曾于2008至2009间亲临新加坡做田野调查,本身也兼通泰、华文。


南北的互动对话
除书中提到的《小娘惹》能吸引新加坡读者眼球,本书另一值得读者关注的理由是,随着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崛起,把“南洋”论述整合到“华语语系”的文学表述中,《书写南洋》一书是否能更恰如其分地表述本区域的(华文)文学现象?华语语系论述由曾到访新加坡演讲的史书美教授首发创建,其中有二重要观点,即一,在以华语为最大公约数的“想象的共同体”中(尤其是中国大陆以外),各有不同的“声音”,也有自己在地的“文学生产”,及二,“华语语系”可和其他的后殖民语系如英语语系、法语语系、西班牙语系并置等观,进行对话。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