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痛感生命便不存在 访中国当代艺术F4之一方力钧

力钧的光头形象画里画外都鲜明突出。(龙国雄摄影)
力钧的光头形象画里画外都鲜明突出。(龙国雄摄影)

字体大小:

中国当代艺术“F4”之一方力钧形象鲜明,光头是他的“注册商标”。54岁的方力钧创作的主题变化不大,他说:“人家谈艺术创作常想象成化妆术,我则讨论人的感觉的学问,包括疼痛、难受,因为若没痛感,生命并不存在。”

中国当代艺术家,被称为F4之一的方力钧(54岁),自大学二年级剪光头至今,鲜明形象成了“注册商标”。方力钧的泼皮光头,与岳敏君的笑脸、王广义的大批判海报、张晓刚的家庭照,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形象符号。

方力钧最近受邀来新加坡当IMPART艺术奖评审,在滨海湾金沙套房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笑侃光头的好处——下雨时他第一个感受到雨的滴落;与朋友在外面喝茶,第一股春风吹过他脑袋。他看我们这些留头发的人感觉“特难受”。周遭很多朋友“被动”地跟他光头。

20170922_lifestyle_arts1_Large.jpg
方力钧《2016.9.22》布面油画。(受访者提供)

身着休闲便服的方力钧玩世不恭,在浴室取景或面壁思过拍照,自嘲像犯人。和尚、犯人皆光头,剃了头的人象征概念被突显。不论什么媒介,光头是方力钧最有力的符号象征,1993年带到威尼斯双年展,为西方人所熟悉。画光头,他说:“简单说,我是在画自己。”

方力钧画面里的光头人物发呆木然,或嗤笑、嬉谑、躁动,百无聊赖之中打着呵欠,无所寄托。在中国艺评家栗宪庭看来,在1980年代末的中国,理想主义破灭,没有英雄及战场的新时代,方力钧以及同时登场的艺术家代表“玩世现实主义”。他们把人放回自身周围的平庸现实中,用泼皮方式描绘自己及周围的生活片断。

讨论人的感觉的学问

谈到最近的创作,方力钧说:“已没那么严格,散漫一些。不像以前一个系列接一个系列。”尽管光头画闻名天下,其实艺术家一直都在同时创作四个媒介:陶瓷、木刻版画、油画和水墨。

20170922_lifestyle_arts3_Large.jpg
方力钧木刻版画,哭状人物色彩鲜艳。(受访者提供)

出生河北省邯郸市的方力钧,十几岁学习陶瓷美术,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院版画系,说陶瓷、木刻版画是他老本行,油画和水墨画是业余。他也在2000年及2012年来新举行个展与文献展。

无论什么媒介,方力钧创作的核心主题没什么变化,会因视点不一样,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他说:“人家谈艺术创作常想象成化妆术,我则在讨论人的感觉的学问,包括疼痛、难受,而不仅仅是甜蜜与喜悦,这恰恰是相对健康的生命体。因为若没痛感,生命并不存在!这才是值得去做的工作,所有的工作围绕这个设想而展开。”

陶瓷艺术品与生命同步

向来被视为工艺实用品的陶瓷,在方力钧手里化为艺术品,不具实用性,最近一年做得特多。方力钧指出,因为陶瓷的物理特殊性,提供更多艺术可能性,创作空间无穷尽。他像交响乐指挥家般做陶瓷,“任何你想要的演出效果,看指挥家导向哪个方向,丰富或压抑悲哀都可以,技术挑战非常丰富。”

20170922_lifestyle_arts2_Large.jpg
方力钧正在“下塌”的陶瓷艺术品。(受访者提供)

方力钧形容,陶瓷是处于临界线上的危险状态,介于窑里最漂亮完美与随时可以倒塌毁灭的状态之间,材料比卫生纸还轻薄脆弱。他说:“我的陶瓷都是一次性烧成的,陶瓷里头都是空的,外壳很薄,在摄氏1200及1300窑烧时,可控性在八九成,一两成交给材料本身,可能烧塌或烧爆。这涉及瓷泥土、水、热量和空气之间的关系,语言特性变得复杂。陶瓷从窑里出来,运输、沉淀,材料在自然空间里随着温度的收缩,重量与体积、支撑力的关系变化无穷。烧出来完整的作品可以收缩或膨胀,有的粉碎,有的裂开。拿去展览时,有的因烧了之后变脆弱,重量压塌基础,小瓷片啪裂了一声,充满脆弱与不确定、未知,形成陶瓷作品是消费品而非收藏品”。

因此方力钧提醒收藏家,这些陶瓷创作是体验消费品而非收藏品,但与人的生命同步。他说:“无论你长得多漂亮、赚多少钱,毁灭肯定是你唯一的选项。作品也是。用付得起的物品不断提醒自己,有时候更该关心一下生命的流逝。收藏艺术的,往往对艺术特别用心,但有时候,他们对自己不是很用心,对物比对生命更加用心。”

一向承载印刷职责,成为中国诸多政治和社会运动工具的木刻版画,在方力钧眼里,受尽委屈,因此他创作很多大型,具备艺术独立语言的版画,新作的颜色特别艳丽,各种尺寸都有,画的人物也有光头或长毛的。还有油画与水墨,同样探讨人的感觉与表情,这四种媒介已足够“把人累死”,走不出生命的迷宫。

认定个人独立价值

方力钧与岳敏君、张晓刚、王广义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灵感来自电视剧《流星花园》四主角),2000年初,他们的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价格已达千万元人民币。然而2008年以后,F4作品不再火热,拍卖价出现下滑或流拍现象。

对此,方力钧说:“之前我会关心多一些艺术市场。有颜面,要比赛嘛。现在比较成熟了,一个人不需要那么多钱,也没必要为了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去操心。”他又说:“我也不是完全不关心,毕竟是跟自己相关的事情。如果有人提到,还是耳朵会立起来听一下的。”

方力钧依然力挺当代艺术在这个时代里最有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状态的描述,是任何其他艺术不能代替的,前提必须是有心的艺术品,而不是打着旗号来做事情的。”他深以为,“当代艺术的价格未来肯定越来越高,前提必须不是假装的,代表这个时代好的艺术品,因为还有什么能比当代艺术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精神?”重感情的他,当然看好“我的和我的朋友的作品。”

艺术市场从最早的F4发展到新F4(刘野、刘炜、曾梵志、刘小东),“前浪”怎么看“后浪”?方力钧大笑:“他们都姓方!”又稍严肃地说:“F4的说法没意义,开玩笑的,与学术研究没关系。我们在一起玩,当时搞当代艺术的人很少。以前你说搞当代艺术,差不多与垃圾人等同,后来搞当代艺术变成时髦。再后来搞的人太多,搞当代艺术真的变垃圾人。这时候就有人说我不是搞当代艺术的,而是传统艺术,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

针对当代艺术不小心会沦为垃圾的看法,方力钧笑答:“要特别注意那些长得像垃圾的艺术品,它们有可能是非常棒的艺术品。”

当代艺术的精神价值在哪里?方力钧答:“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来说,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对个人的独立价值的认定。因为我们有儒家传统,又有现实历史社会的环境,我们大体上是忽略,或故意忽略个体的存在或价值。作为艺术家,尤其当代艺术家,在这点上不能觉醒的话,不可能去讨论问题或做出有价值的作品。就这点而言,这是中国历史最缺少,最有意义的事情。”

藏家施学荣创办IMPART艺术奖

本地藏家施学荣创办的IMPART艺术奖,旨在鼓励新加坡有抱负的年轻(35岁以下)视觉艺术家和策展人,发展他们的职业生涯。

20170922_lifestyle_arts4_Large.jpg
方力钧捐出一幅布面丙烯,慈善拍得七万元。(受访者提供)

方力钧是施学荣请来担任奖项的国际评审人之一,他也捐出一幅蓝泳池里的人像布面丙烯《2017.6.17》(71x91.5厘米),在筹款晚宴拍出七万新元。

施学荣曾说,收藏过程中,为了更了解艺术,得听听艺术家背后创作的故事。正是通过长期接触,他将国内外艺术圈人士当成自己“艺术家庭”一分子,共同享受对艺术的热忱。施学荣十年前将注意力转向支持学校或公共场合推广艺术鉴赏的活动,并为年青一代创造视觉艺术的专业机会,因此与Art Reach Singapore联手推出IMPART艺术奖。

今年的IMPART艺术奖颁给两位视觉艺术家——获拉萨尔艺术学院纯美术一等荣誉学位的Khairullah Rahim(30岁)和获纯美术荣誉学位的林瑞现(34岁),各得两万新元现金及到中国湖北美院常驻三个月。得奖的策展人是Kamiliah Bahdar,毕业自澳洲Monash大学,获两万新元现金及三个月常驻中国深圳双年展的机会。施学荣相信资助艺术家和策展人将创造更有活力的艺术生态环境。

IMPART奖获得滨海湾金沙的企业责任计划“金沙回馈新加坡”的支持。今年是金沙回馈新加坡慈善嘉年华五周年,自2013年以来已募得1600万元善款。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