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智能 中国著名媒体人杨澜谈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由中国资深媒体人杨澜主持,制作团队拉队到全球20多个城市进行拍摄。(受访者提供)
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由中国资深媒体人杨澜主持,制作团队拉队到全球20多个城市进行拍摄。(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中国著名资深媒体人杨澜为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走访20多个城市,采访80多位专家。

在探索旅程结束时,她认为人类智能多元丰富,人工智能要在这部分理解和运用自如,说不定永远也不会发生。

中国著名资深媒体人杨澜,是中国第一位全方位探寻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她在2016年带领团队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20多个城市,采访30多个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80多位专家,记录深度学习、语言识别、机器人制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历时一年打造出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

杨澜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早在2015年底开始策划这个项目,除了收集资料,与团队设下采访计划,她还阅读大量的资料,“我应该读了三四十本书,包括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论、神经科学的发展;有一集是探讨人的智能,也采访神经科学家和脑科学家等,所以阅读量相当大,我也觉得自己脑洞大开!”

采访各地实验室

2016年,在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的世纪大战拉开序幕之后,杨澜已经与团队踏上国外的人工智能采访旅程。

zb20180115-yanglan5_Medium.jpg
杨澜(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器人互动 。(杨澜提供)

她到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在科学家丹妮拉·鲁斯(Daniela Rus)的带领下参观实验室,亲眼看到应该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薄得像蝉翼,有很多的医药用途,有传递药片的作用。

在位于英国西南部的法尔茅斯大学,她访问西蒙·科尔顿(Simon Colton)教授,以500英镑(约900新元)购买他研发的人工智能软件“绘画傻瓜”(The Painting Fool)画出的一幅《虚拟的椅子》(Virtual Chair),成为第一个花钱收藏人工智能软件绘画作品的人。

她还在牛津大学采访菲利普·托尔(Philip Torr)教授,见识他发明的一副眼镜,如何帮助视障人士借助机器的眼睛,看到这个缤纷的世界。

在展开这趟探索旅程时,杨澜坦言,最关心的课题是自己何时会失业。

zb20180115-yanglan3_Medium.jpg
杨澜买下人工智能软件绘画的作品。(杨澜提供)

不过,结束旅程的时候,她有了结论:“我发现我暂时还不会失业,只要我保持提问的勇气和能力。”

她说,人工智能也许善于回答问题,但人类的智能更善于更有综合性地提出问题。

作为媒体人,杨澜说,记者的工作会面临挑战;从另一个角度,人工智能会大大增强媒体的创作能力,比如由人工智能代劳选配图、做平面设计、选视频和音乐等来丰富内容,更好地呈现原创的想法。

人类智能多元丰富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是人工智能的先驱之一,他有个著名的说法:“如果够幸运的话,机器或许会把我们当宠物养着。”(If we are lucky, they will keep us as pets.)第一集《探寻人工智能》尾声就引述他这一段话。

杨澜在《探寻人工智能》之前,曾经有这样的恐惧和好奇,她说:“当时有一种说法,如果能把我们的脑电波、所有的记忆转成数据,储存在电脑里,在某种意义来说,我们的情感和思维是不是会脱离我们的身体,那我们就可以得到永生?”

探寻之旅来到尾声时,她斩钉截铁地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

她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只可以在象棋、围棋等垂直领域远远超越人类,但要做到高级通用的人工智能,必须具有思考和判断能力。

她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表现仍然非常差,特别在常识方面,赶不上一个三岁的孩子。

“人类的智能是非常多元和丰富的,包括情感能力、共勤的能力,还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如我们有庞大的潜意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的,这些方面我们过去会说是我们的感性,但感性是我们智慧很重要的一部分。”

她认为,人工智能要在这部分理解和运用自如,说不定永远也不会发生。

zb20180115-yanglan4_Medium.jpg
布莱切利庄园在二战期间是英国的情报中心,数学天才图灵(Alan Turing)是该情报中心的密码破译专家。图为历史学家肯尼恩(David Kenyon)向杨澜介绍当年图灵设计的解密机“炸弹”。(杨澜提供)

学校教的会被机器取代

人工智能对各个行业的渗透无孔不入,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之余,也将创作许多就业机会。

杨澜引述麦肯锡的一份调查报告,在2030年以后,约70%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近30%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个过程正以加速的方式形成。

她举例,在中国仅仅“双十一”这一天,就有10亿包裹传送,很多时候靠的是机械手、无人仓库等机械方式运作;在金融领域,尤其股市买卖,人工智能已经夺取很多人的工作;包括金融、医疗、教育等,都是会比较快受到冲击的行业。

不过,杨澜不认为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工作岗位上,会长期造成很多失业,但表示劳动力必须在转岗时经历再培训的过程。

她说:“今天在大学、专业里教的很多技能,其实都会被机器取代。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对人类的智能和工作能力有全新的视角和定义。”

她相信,人工智能将会创造很多社会的价值,她引述商业策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表的白皮书,同样是到约2030年,仅是中国市场,人工智能会通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创造超过10万亿人民币(约2万亿新元)的新增价值;一方面很多工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

“作为公众和媒体,我们都应该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做好劳动力转岗的准备吗?要培训什么?这是政府应该着手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采访摩根·费里曼

zb20180115-yanglan2_Medium.jpg
杨澜访问好莱坞著名影星摩根·费里曼。(杨澜提供)

杨澜在采访《探寻人工智能》过程里,每个城市平均待十天,她说,要把当地所有采访的时间集中在这十天是有挑战的。

她访问的对象中包括好莱坞明星摩根·费里曼(Morgan Freeman),“他曾主演过多部以人工智能题材相关的作品,对于接受采访的环境和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实际上,我是真正飞到纽约前的八个小时,才跟他定下采访的时间和地点。”这种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让团队处于非常紧张的工作状态。

她也有过上午做一个采访,之后马上驱车三四个小时到另外一个城市采访的经验;曾两度从机场直奔采访现场开工。

“摩根·费里曼很幽默,他说‘你看,只有你才会千里迢迢来采访我,一个人工智能是不会这样辛苦的来问一个问题的!’”

三度采访建国总理

zb20180115-yanglan6_Medium.jpg
杨澜于2009年采访建国总理李光耀。(杨澜提供)

杨澜曾做过过千人物专访,难忘三度采访我国建国总理李光耀。

在这些政要、名人和艺人中,哪一位让她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她说:“这个问题难以回答,不同时机有不同的新闻点和关注点,但跟新加坡相关的,我很骄傲的是,过去18年的人物专访中,三次采访李光耀先生。”她指出,能三次采访李光耀的国外记者不多。

谈到对李光耀的印象,杨澜说:“他的格局、远见和判断能力,证明他是非常杰出的领导人,而且他永远都能看到危机存在。”她忆起最后一次访问李光耀,是在他离世的约三年前,“当时他思路依然非常清晰,语速和回应都非常之快,让人惊叹。”

今年将制作第二季

2016年,杨澜主要的时间都摆放在人工智能的专题采访,这有别于她过往的每周更新、比较具新闻时效性的人物专访。

她说,能深入和完整地把一个领域的话题呈现得更透彻,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

杨澜透露,今年将制作《探寻人工智能》第二季,“实际上,人工智能在2017年已经飞速向前发展。比如2016年还在专心下围棋的AlphaGo,现在已经转为医疗领域的研究、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

她指出,作为媒体人,有桥梁、翻译者的作用,用生动的方式将学术及专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传达给观众。

“即使人工智能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工作领域,但他们的孩子一定会生活在一个与他们不同的时代,所以他们有需要做准备。”

去年,杨澜在浙江卫视推出一档节目《你好!生活家》,邀请多位名人、艺人及各个领域的达人专家上节目,分享自己生活的方式。

她说,在探寻科技发展的同时,越发觉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情感是不可替代的智慧,“机器可能代替重复性的劳动,但他们不可能替代我们的生活,所以生活的烟火味在这个时候显得更加珍贵。”

拒当“油腻的中年人”

今年将步入知天命之年,杨澜拒绝当“油腻的中年人”。

所谓“油腻的中年人”是前阵子在中国流行的说法,杨澜说,这个说法主要指中年男人,他们不太注重自己的健康,有大肚腩,不只思想陈旧,还喜欢倚老卖老,教训年轻人。

她笑说:“最近和朋友们互相勉励,不要成为‘油腻的中年人’。我觉得油腻就是对自己的身体放弃,对头脑也放弃,变成很懒惰的样子。”

杨澜自认很幸运,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身体或头脑都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她对这个世界更充满好奇,对未来仍有学习的能力。

她指出,生物医学如今发展迅速,不同往日,人们对于年龄的感受跟100年前完全不一样,“我们活跃的程度和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探寻人工智能》每周二晚上9时,于Hub都会台(星和视界第111/825频道)播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