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会丢失真善美的追求 林高与林康谈文学的启蒙与养成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往心里去”的积累与悟
林高:同你一样,我发觉这些“记忆”在意识里“发芽”。我很喜欢贾母说的,贾宝玉是个实心的,听了都往心里去。这话里有个关键,就是往心里去(不是搁在心里)。读书也一样,首先是吸取知识,就是“搁着”待用。“搁着搁着”越来越多,很有学问的样子。这样不够。我的体会是,要往心里去。就说中译《鲁拜集》的黄克孙,他能从物理研究里说出精彩的人文精神。数理里边也要有人的。


绕了一个圈,要说的是,“创作时暂且放下政治立场,文学的事要让文学说话一类说法”,我也这样看。到底什么启发我这样看?是阅读吗?哪些?是看到的现实吗?左翼作家的老调重弹,中国大陆上发生的“运动”?文学离不开政治,怎么把握它们的关系?创作时的作者与阅读时的读者,要把握的东西是否应该一样?闹来闹去,恐怕就因为各有“立场”说不清。最后发现,根本不是立场问题,是对艺术的态度,简单一句话,你当它是你的工具吗?还是尊敬它?在心里问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就够。然而,这里面一个自我持守的问题,关键在这里。


林康:你说“往心里去(不是搁在心里)”。我想,这里的“不是”,不完全是“非”的意思,而是“这样不够”。实际上,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一桩桩一件件先“搁在心里”,才有往后不晓得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忽然“往心里去”了的条件。“搁”是积累,“往里”是悟。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