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光土情 看见内孙学围棋,想起了我幼年的棋遇。那时候还没学写车马炮,就跟父亲学象棋。男童性好骑马打仗游戏,下棋兼识字,初学成绩不太差。 如今,小孙读幼儿园似有过动征兆,不懂汉字的年纪,先学黑白棋子落了不能移动的围棋,以静制其动,定力良药也。围棋怎么来的?传说,帝尧的儿子生性顽劣,为陶冶儿子性情,尧发明了围棋。从出土的文物考证,围棋戏法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第5世纪传入朝鲜,隋唐朝代传去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围棋大赛成绩累计,韩中日三强领先,小孙学围棋,亦是潮流使然吧。 当年学象棋,棋中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家父说学棋边学做人,如今腼腆话不多,决事后不悔,或是当初种的因。象棋情趣中,不乏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如车路要畅、马不躁进、炮无虚发,卒子过河赛小车等。下围棋叫手谈,以围地取目多寡决胜负。围棋自古有十诀: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势孤取和等。日后我职场中创业,订定楚河汉界攻防之市场策略,多可顺心应用。象棋或围棋,偶遇少壮血气博弈派,其急功近利、弃中庸养性之棋道,终使棋局棋趣沦落于凡俗。 棋术指南书很杂,名家谈棋的文章不多。继梁实秋《雅舍小品》后的补遗《雅舍遗珠》中,本有《下棋》一篇,其子梁文骐根据文纹笔调,判定为山寨而不予载入。若不以人废言,《下棋》的文尾精彩,说到两人下棋遇空袭警报:“不动声色,俄而弹落,棋子被震得在盘上跳荡,屋瓦乱飞,其中棋瘾较小者变色而起,被对方一把拉住说:你走! 那就算是你输了。”如此棋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金庸的《随笔》说到“象棋愈下愈少,围棋却是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复杂之极,也是有趣之极。”文中提到孙中山下围棋,象棋是由古印度传入等轶闻。当然,金庸笔下的笑傲江湖侠客中,多有棋力出类拔萃者——棋枰作刀刃,棋子为暗器,链环棋路全是杀招。今日,组屋底层或联络所内,若遇高手对弈红眼厮杀之棋局,切记,棋人奇人乃同类,观棋不语真功夫,公安至上。 《TOM棋圣道场》的世界2015年围棋百强排名,第四位的韩国青年九段棋手李世乭,今年3月某赛局中,输给了谷歌的机器人“阿法GO”。李氏以力战型棋风著称,攻击时常以“稳准狠”克敌制先,如今败在人工智能手下,情何以堪。警告过人类不要招惹外星人的史蒂芬霍金说,若机器人进化的速度赶上了人类的进化,大小灾难终究会临头。 当今棋林高手们,除非蒙目对阵下盲棋,小心,手谈之间当明辨,对手是个能吃喝拉撒睡的人类吗?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