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先声明,榧树是树;蒙特卡罗树不是树。“棐”是“榧”的古字,属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几千万年前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早出现在《书经》,和其他古文献。 譬如,《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到学生家,看见他的榧木几案光滑洁净,兴致一来,便用楷书和草书在上面题字。学生的父亲把那些字刮了,学生虽懊恼却也无奈。另一例,宋朝陆游诗《初夏》:“细煆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这首诗里的“棐几”当然也是榧木做的几案,而“楸枰”是楸木斫的围棋盘。中国古时候的棋盘喜欢用楸木制作,而日本人却中意榧木。楸木较暗,榧木棋盘色淡,黑白棋子看得分明。落子的时候,声音清脆如落玉盘,棋盘有弹性,下子后会微凹0.3厘米稳住棋子,后会自然恢复。有一说,榧木千年才能成材,虽然言过其实,但是百年以上却是必需。日本人对榧木棋盘有特别的情结,以日向地区的榧木最好,因为那地方土地贫瘠,榧树生长缓慢,周期长,成材期十分漫长,所以木纹特别细致、优雅。榧树材质因为汁液多,必经过10年以上的自然干燥才能制作器物。 一张优质的棋盘,至少要有300年以上的树龄,再加上漫长的自然干燥期,都是榧木棋盘成为珍品的原因。榧木生长期长,又因过度采伐,在日本能够制作榧木棋盘的老树已经所剩无几,于是立法禁止采伐。现在制作的优质榧木棋盘的木材都是父辈收藏,子辈制作。制作棋盘是百年累积的技艺,严谨训练心手合一,从禅定开始然后进行,精湛的成品还必须带有灵气,所以日本棋盘制作已经归类于特殊文化遗产。榧木其他的生产地是韩国,以及云南四川的横断山脉。因为榧木来源的短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有心的日本人专门到云南的深山老林寻找榧木,发现生长于云南3000-4000米高山之巅的材质优良,在80年代采购殆尽,中国在98年才颁布禁伐令。开发的新货源是杉木,名称是新榧木。黑、白围棋子以蛤贝碁子最珍贵,韩国和日本棋手非它不用,白子是某种天然贝壳磨制,黑子则是日本熊野的那智黑石打磨。大小、重量都有一定的规格,手感好,可惜现在日本的货源也断绝了。云南云石打磨的棋子,现在也面临缺货。这种源自中国的竞技游戏至少流传了4000年,历史悠久故事多。棋手是日本幕府德川家康于1612年,以本因坊为幕府棋坊,正式支付算砂的薪俸开始,成为正式职业,职业棋士得到尊崇。每当竞技正式开赛,服饰庄严以森然的仪式表示隆重。不过,这种人类的棋类游戏在今年3月9-15日的“人机对弈”改观了, 机器攻破了人类棋类游戏的最后堡垒——围棋,历史因而改写。“人机对弈”的竞技地点是首尔,竞技人是1983年出生的韩国九段棋士李世石,对手是谷歌人工智能程式AppleGo。比赛共5局,人类以1:4败给机器。机器用的是可以深度学习的特卡罗树搜索程式,并有策略神经网络和评估选点的价值神经网络帮助抉择。这套程式的记忆体至少有围棋高手3000万步的棋步,两套神经网络帮忙选择最有胜算的棋步。人类游戏的价值是否会从此改观?将是以“输赢”或“胜负”掛帥?文化、优雅、棋盘、棋子等丰富的内涵都将随时间淘汰?榧树也必须向虚拟的蒙特卡罗树搜索程式鞠躬,退堂?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