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嬿青:李安的第一次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字体大小:

一个温顺得连iPad都不太会用的文艺导演却动了电影界的乳酪,做了很多人完全不敢做的事。

和全球少数的幸运观众一样,我和几位友人一起坐在上海影城的一号放映厅里观看了李安120帧、3D、4K最高配置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个温顺得连iPad都不太会用的文艺导演却动了电影界的乳酪,做了很多人完全不敢做的事,全新的科技尝试。

李安用自己深沉的东方哲学,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过了知天命年纪的安叔更加平和却也锐利,看着安叔在台上说,电影是他的梦他的信仰,他挑战新技术只是为了让梦更清晰,瞬间泪奔。

从未离电影中的角色这么近,都能看到演员眼睛里的血丝,这不是一部主旋律,也不是一部反战片,甚至算不上战争片,没有太多战争场面。这就是一个男孩的成长,在人生的一个节点,学会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对于战争的看法,片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终究不是士兵们眼里的战争,士兵们的战争,只有上过战场的他们才会懂。

和我一起去看电影的另三个朋友也是儿时的校友。A说:“李安要说的一直以来都是选择!高伟同选择顺从父母,还举行了喜宴;王佳芝选择还是放走了易先生;比利·林恩选择依旧回到伊拉克……其实李安一直想说的是人生的别无选择啊!知道选择的重要,选择的痛苦,以及选择的无奈了。”尽管是最高配置,A更关注电影的内容。

B说:“很多人说李安是用东方人的情感,表达西方人的故事;用西方人的技术,拍东方人的哲学。其实在人性深处,哪有什么东方西方?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恐惧,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愤怒,以及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痛苦是个人的,痛苦也是全人类的。李安的第一次,也是比利的第一次,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进入球场的中场休息,盛大舞台表演。但第一次除了作为第一次,它本身没有好坏之说,只是初哥初体验。用120帧抵达真实,拉近距离,增强感性体验的说法。”

C说:“一直觉得文学和电影是有鸿沟的。有些文字就是不能转换成影像。看完就被颠覆了。这部电影极其文学化,也是李安的特色,尤其是中场表演和战争的混剪以及最后10分钟。安叔就是喜欢拍这种其实不太能用影像表达的文学式电影。”

中场表演那一段戏真是震撼到头皮发麻,几场文戏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女孩爱的不是男孩,只是英雄,群众爱英雄,然而只是自我满足的爱慕,他确实没得选择,人间地狱好像才是容身之处。

比利林恩们的痛苦被大众无耻无情地消费,家人不理解,制片商利用,还有各种猥琐的讥讽和挑衅,就连喜欢的姑娘也只是爱自己英雄的头衔!没人在乎他们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再漫长的中场休息也只是孤独的煎熬,一旦入了军营就再也出不来了,也许只有战死才是归宿 。

看了两遍正片,第一遍的确被技术震惊忽略了一些内容,第二遍看觉得习惯了很多不会分心。批评技术的,完全是观影习惯的问题。难以名状的真实感和不适感,很难简单地定义本片的成功与否。但无论如何,李安对高帧的探索,对电影工业的发展总是有意义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这部电影的完成便是一种成功,比一部四平八稳的优秀作品更值得称道。

电影值得看几遍。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