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湿巴刹文化

到泰国旅行走进当地菜市场会时空错乱,以为回到七八十年代的岛国湿巴刹。(iStock 照片)
到泰国旅行走进当地菜市场会时空错乱,以为回到七八十年代的岛国湿巴刹。(iStock 照片)

字体大小:

风起了

明码实价当然好,但诚信才是交易永续的保证。东西卖得便宜,不等于物有所值。

童年生活在河水山,傍晚时分随外公到中峇鲁巴刹买烧卖、叉烧包作夜宵和第二天的早餐是至今偶尔想起仍感到喜乐的生活回忆。

小时候随外婆逛巴刹,地上污水斑斑,走路总是小心翼翼躲避水渍,人多的时候地方又挤又热,但是每次逛完,可以喝杯清凉解渴的仙草水,或吃碗嫩滑的豆腐花。每个摊贩似乎都能讲流利的方言、马来话、印度话,要学实用生活用语,巴刹是最好的生活教室。

工作后上巴刹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突然想念从小吃到大的锦茂巴刹的炒粿条、水粿、虾面、鱼丸面,还是会特别空出时间去回味小时候的味道。

出国旅行,逛市集一直是重点节目。香港岛的上环、湾仔街市、九龙油麻地街市,教会了我不少四季蔬果的味道。和东京筑地鱼市场、京都锦市场相比,香港这些街边市集的观光号召力,或文化吸引力也许较被忽视,但它们充满生活动力多年不变,是庶民生活“马照跑、舞照跳”的精神写照。

以上回忆片段皆因本月有关要求湿巴刹摊主展示售价的新闻报道勾起了尘封的巴刹回忆。记忆中逛湿巴刹,物品价钱是用嘴巴问的,不是眼睛看的。先被商品吸引,再问价钱,一边讨价还价,一边心算一下价格是否合适再决定买或不买。问价钱时,还会加一两句“什么最新鲜?”、“怎么煮才好吃”。岛国能讲方言的场所越来越少,逛湿巴刹是少数能使用“母语”的公共场所。

有受访者认为没有展示售价是湿巴刹的文化,那些要求物品价格清楚展示的消费者会选择上超市,不会到湿巴刹。这对于一些刚开始上巴刹的消费者来说也许觉得这并不符合明码实价的市场原则。

为什么湿巴刹从前没有展示价格,现在却有明示价格的要求呢?这不是市场规则有变,而是社会面貌今非昔比。我所认识的湿巴刹文化,包含了草根社会的人情味,以及旧时生活的世故圆滑。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商业良心的摊主做生意讲究长做长有,不会为了赚一次的钱毁了商誉,失去一个招揽长期顾客的机会。品质新鲜,价钱公道,再加上贴心服务,消费者就会忠诚地排队等候,一家三代光顾。摊主一天不开档,第二天便有顾客嘘寒问暖,像关心亲人一样。

尽管超市服务便利,地方整洁,但逛湿巴刹的收获会更丰富。这不只是品质和价格的问题,而是互动交流经验有别。超市的蔬菜再新鲜也不会跟我说话,告诉我怎么煮它才好吃,不能存放太久破坏新鲜口感。

派驻北京时,休假时间比较充裕时会到公寓社区的菜市场买备一个星期所需的蔬菜水果;50元人民币,在超市消费只够两顿饭的菜钱,到菜市场可以买好几天的食材。菜市场的规模不算小,光是蔬菜摊就有五六摊。但我固定只光顾其中一摊。老板娘看起来二十多岁三十出头,气质文静,处事干练,有人不排队抢付钱,她完全不受理,无论是买多还是买少,都得按先后秩序付钱。

看到从未见过的蔬菜瓜果,我会问长问短,她还没有介绍完,旁边的大爷阿姨已经接话,传授烹调方法。她的忠实顾客,看来不只我一人。掌握蔬菜上市情报在四季分明的地方是生活技能,也是生活情趣。我家买冬笋是论箱的,老板娘会为我的荷包打算,建议我什么时候大量采购才最划算。细心的她还会帮我找合适的箱子包装好冬笋方便直接寄舱上飞机。

所以当湿巴刹展示价格竟然成为国会讨论议题,我好奇的并不是政府是不是管太多,反而是关心湿巴刹文化的改变折射出哪些社会价值转变?明码实价当然好,但诚信才是交易永续的保证。东西卖得便宜,不等于物有所值。消费交易的更大满足感不是追求价格,而是讲究价值。讲到价值,那就不是一面价码牌所能道尽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