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知道“房慧真”这个名字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运诗人”这个名字了。那个时候隐匿找运诗人到有河写玻璃诗,她在柔美的观音脸上写了些什么,如今我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清楚楚记得,“运诗人”源自于“运尸人”这三个字。 运诗人自己这么解释:“运诗人”这个名字不是她刻意取的,而是有一次在网上讨论骆以军时,随手用了他的小说篇名《运尸人》,后来有一次误打成“运诗人”,也就将错就错,沿用下来。 许多年后,吾友大梦电邮了房慧真采访西西的《神隐,少女》给我,这才发现,原来房慧真就是运诗人,从此两个名字重叠合一。 这篇《神隐,少女》有个细节我一记记到今天:西西获奖无数,但她几乎从不去领奖,唯有因为做毛毛熊得了一个小奖,她才兴高采烈地亲自到场去领。西西心中那个跳房子的小女孩跃然纸上。 再后来就是今年刚刚开始不久,获悉房慧真出了一本江湖秘笈《像我这样一个记者》——这样一个书名,当然是向西西致敬。 书还没有买到,但已经迫不及待读完她在报道工作坊上分享的,人物采访的五项心法:(一)蛔虫——不要问初阶的蠢问题,先做功课,才能问到对方觉得你就是他肚里的蛔虫;(二)夹藏——采访之前先给对方访纲,但这些问题都是为了暖场,隐藏版的秘密问题夹藏在这些问题之间;(三)年表——为对方做年表,年表就像船锚,在茫茫人海中迅速定位,不致迷航;(四)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擅于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五)敌人——为了让对方立体化,连对方的敌人都要了解一下…… 比当年我在狗仔队的日子所学到的5W1H采访技巧有趣多了。事实上,我在联合早报副刊三年,我学到的这点皮毛都没有派上用场,总是我行我素,十分任性。我自己最满意的采访方式,比较像是跟老朋友聊天,散漫而杂芜,要到后来整理录音时才砍掉这里砍掉那里,剩下来的,就是能让受访者复活纸上的点点滴滴了。 读完房慧真的五项心法,这才明白自己当年有多么不称职,幸好只当了三年记者就放弃了。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