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教课的时候讲唐诗,像是一场阔别已久的旅行,路上春花秋月依旧。在大学之后几乎没再翻过唐诗,就算旅居中国的日子,唐诗也没出现过,我所见到的中国,和唐诗世界相差十万八千里,激不起古典的涟漪。为了备课,才又一头栽入唐诗的江湖里。如果有一张时空穿梭机的机票,我想回到那个有月亮的晚上,潋滟波光撒在滔滔的江河上,一路灿烂千万里。或许我也能有这样的奇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人真正感受到时间,时间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那么也算是成长到一个阶段了。在王维的时间和空间里,往往是一个人,面对着无声的风景,这不就是在路上经常会遇见的处境?走入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两岸尽是芒草,路的尽头,突然豁然开朗起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水穷完善了云起。原来过往所有的旅行,就是为了理解这句诗而出发的。念大学的时候,喜欢李白,色彩斑斓感情丰富展露无遗,就算是失意,也能轻易让自己灌下心灵鸡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来才发现,一切未必那么简单,虽然也不是说有多困难,更多的是冷暖自知的就这样吧。现在我更喜欢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些华丽溃败的意象和象征,无论是残红还是蜡泪,过去我是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只觉得美。人会被自己所处的时间段所局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最开心最幸福的状态中,在最意气风发的时代里,我们怎么可能会意识到那就是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呢?因此人的怀旧和追忆,对象都是已经凋零了的繁华盛景。而人们点燃未来的展望,其实不就是为了把来时路照得更亮吗?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