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有朋自远方来

字体大小:

打开邮箱,跳出一封令人惊喜的电邮:澳洲朋友安告知两日后会过境狮城数小时,问我和妻能否共进午餐。两日后正好是公共假期,欣然回复“能”。

算一算,我俩认识安已将近30年。当年携眷留学的我和她同在英国约克修读保留古迹硕士课程,甚为投缘。我想,这和我们同为建筑师并都喜欢各种艺术有关。离开约克后保持联系,如她来新或我们访悉尼定会见面。这样过了十多年,我被派常驻上海告知安,竟收到回音她也将到沪居留,于是又有了几年“近距离”的相聚。

终于在第三搭客大厦再次与安会面,大家喜极拥抱。就地在大厦内“yumcha”吃小笼包、锅贴等具沪上风情点心,之后我们执意要让她看看她从未见过的“新”新加坡。驱车从机场直达滨海湾花园停泊,在林荫里步行至金沙,穿越金沙看公共艺术品,再往海湾边眺望对岸新与旧的建筑物,之后取地底通道回返花园再游花穹,一路上安对此步行旅程赞不绝口,我和妻则为这些新设施的品质与连通性感到自豪。

在远眺时我滔滔不绝地对安说:“当年游悉尼,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能在那一个个海湾从一边看另一边,于狮城现在也能。瞧,对面摩天楼下小小的白屋是红灯码头,先辈坐船到南洋上岸之处。我们站着的地方当年是海,现在是新市区的一部分;你上次来新这一带的水是海水,筑堤坝后‘变成’市民赖以为生的淡水。”

在上海那几年安研究当地老房子,出版导览书,组织“步行游览团”,离沪后以研究1930年代沪上外来女子之生活获得博士学位,每年更组团与同行到中国和其他国家作文化旅游。

正考虑下一团或会访南美洲的安,忽然产生“移师”念头,问如在新逗留数天可有看头。这时我化身“旅游大使”:“当然有!除了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还有各类博物院和美术馆、各个保留区、多个自然公园,即连我们的组屋区都有独特人文风景可赏……”

下回当安重临狮城时,也许是带领着一团澳洲建筑师在大街小巷、市区郊野走透透。我写本文边想这个画面边微笑,“有朋自远方来”之乐竟延续了好几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