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未来的日记

近年爱用的日记本是日本设计的Hobonichi Techno系列。(取自Hobonichi面簿)
近年爱用的日记本是日本设计的Hobonichi Techno系列。(取自Hobonichi面簿)

字体大小:

风起了

一本写得饱满的日记本会透过感官烙印——触感、嗅觉,留住岁月的刻痕,生命的厚度。

你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是用智能手机,还是像我一样仍用笔记本,并且坚持用墨水笔?

三年前跑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两岸新闻,有台湾媒体前辈说,这一年会有大事发生,每天的日记要记得详细一点。

我当时听了肃然起敬。前辈的日记是记录两岸发展大事细节,完全公私不分,绝对敬业乐业。

从前在香港修历史,有一学科讲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过程。一列参考书中有一本是西方学者从一个清末秀才的日记得到启发,从秀才记录的日常细节,探讨清末民初这段动荡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从政治制度到文化生活所经历的巨变。这些改变在当时是一点一滴地进行着,当事人未必感受强烈,今天看来却感到十分震撼。

如果你有写日记的习惯,这十年能有多详细就写得多详细吧。因为经过半个世纪,你的日记会成为珍贵的史料,记录这个转型时代的变化,让后人了解活在21世纪初期的我们如何在进退两难的时代浪涛中逐浪弄潮,迎向未知的未来。

就从我们的阅读习惯开始说起。短短几年间,滑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日常。年轻人即使知道书籍、报纸为何物,也未必知道它们的价格和售卖地点。至于年长者一旦掌握了新科技,就像顽童一般,玩手机通讯的热情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住在巴西的75岁韩国爷爷开设社交媒体账号给生活在纽约和韩国的三个孙子传画作说故事,吸引了30多万名追随者便是一例。

就像当初电视机面市,人们把休闲时间给了四方盒,现在是把时间和视力献给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长时间在纸媒工作,让我对报纸杂志书籍任何纸质制成品比一般人多了肌肤之亲,关心它们这么走过21世纪,会不会存在于下一个世纪。

用软件写日记,把软件档案存在云端,便利归便利,但一旦忘记密码,或云端失联,这些回忆和生命轨迹也跟着烟消云散。如果是用纸质日记本保存,除非遭遇火灾水灾,或者搬家遗失,或失忆忘了藏在哪里,随时都可以取出某年日记温故知新;而且写在纸上,不怕网络黑客盗密,也不认为闯空门的小偷会看上眼。

这样的想法当然是老派思维,云端世代是不会想到云会有突然消失的一天;就算想到也当是自然灾害,防不胜防。

用感性论述能不能说得通?如果试过把一本全新洁白的纸质笔记本弄得“伤痕累累”,纸张膨胀变厚,书页边沾了无数翻阅的手迹,你就会明白这是手机写日记不会有的触动——一本写得饱满的日记本会透过感官烙印——触感、嗅觉,留住岁月的刻痕,生命的厚度。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新感性似乎不需要重量,对温度冷漠。通讯科技的便利似乎在培养大家即用即丢,看过就忘。

作为一个跨越两个时代(电子互联网前与后时代)的夹心人,我享受科技发达的便利,但仍讲究印刷制品的质感,以及翻阅书籍画报报章的舒适安心。

无论科技怎么前进,它总不能脱离人性太远。人性是什么?我以为是喜欢与人亲近,所以喜欢八卦是非,即使有时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需要关怀,所以能够感同身受地去帮助弱者,体谅别人委屈;需要正义公平,所以会多管闲事,爱护伤残弱小。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如果总结起来只讲一个特质,我想人性中永远与时并进的是求知的欲望,即好奇,探求知识,也希望自己被他人了解。

在科技世代面前,我属于老一派的人。我总觉得印刷媒介在满足求知欲方面有电子媒介无可取代的位置,这不是传播速度和覆盖网络的问题,而是印刷媒介的特质决定了书写的缓慢、制作的讲究。知识和财富一样,得来容易,失去更容易,如果是得来不易,我们必然更加珍惜。看着堆成小山的日记本,让人感到踏实,逝去的光阴在这里啊。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