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在赫尔辛基喝咖啡

赫尔辛基Kuuma咖啡馆。(赵琬仪摄)
赫尔辛基Kuuma咖啡馆。(赵琬仪摄)

字体大小:

咖啡馆和人一样,气质各异,有的深沉扮神秘,有的时髦装酷。

芬兰、瑞典、挪威,三个北欧国家怎么区分?旅居新加坡的芬兰女士说:“瑞典只有湖,没有森林;挪威只有森林没有湖泊;芬兰有很多湖泊,也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森林。”

阅读资料,芬兰不只是有很多湖泊,而是有十几万个湖泊!芬兰女士说话像深水静流一样含蓄。

今年适逢芬兰独立100周年。配合庆祝活动,芬兰得奖摄影师马尔提里科宁(Martti Rikkonen)首次来到亚洲。我们初次见面,热爱野外摄影,钟情于观察飞禽走兽的他问:“新加坡有哪些鸟类?”

他到访狮城来去匆匆,只看到颜色暗淡的麻雀和八哥。外地游客多数会问新加坡的美食和购物,但他却更感兴趣我们的自然风貌。

旅游书《寂寞星球》介绍芬兰,强调这个民族深爱大自然;这份深情不但见于芬兰创意设计,也形塑了“Sisu”(芬兰语,指坚韧、坚强不屈)国民性格。芬兰气候极端,冬天气温跌到零下50度,有一个多月不见太阳,人不坚强过不了冬。两次与芬兰人浅谈,都能隐约地感受到这个民族和大自然非常亲近。

今年秋天过境芬兰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感受的是这个海港城市的人文气息。不知道是不是就快进入冬天的关系,城市有种静穆气氛酝酿中。室外气温寒冷,阳光普照也只有摄氏1度,但赫尔辛基的零售、餐饮服务人员个个精神奕奕,打招呼声音开朗。

在IIttala设计中心购物时和售货员聊到天气,才知道此前连续数日细雨绵绵,不见阳光。这两天阳光把公园里的黄树叶照得闪闪发光,一扫雨天的郁闷心情。下午在老餐馆用餐时,获得惊喜招待,不知道是不是沾了好天气的光。

谈到芬兰的城市生活,多数会提到桑拿和咖啡。48小时芬兰初体验,四分之一时间用在泡咖啡馆和散步到咖啡馆的路上。芬兰不出产咖啡豆,但芬兰人喝咖啡的数量却是世界之冠——每年人均12公斤。以12克为一杯咖啡计算,也就是一个人每年喝1000杯,平均每天2.7杯。

在赫尔辛基找好咖啡得来全不费功夫。下榻的酒店在客房里放了一本城市游览杂志,其中一页把城中新旧风格的咖啡馆列成清单。上网反复搜寻食客口碑,锁定了其中三家精品咖啡店。

一家名为“La Torrefazzione”开在购物区心脏地带,咖啡美味;即使开在二楼,人来人往,适合约人见面开会谈公事,但歇脚看书不是首选。

另一家Kuuma,藏身一个宁静小社区。周边几乎每100步就有一家咖啡馆,但它并不受影响,过了午餐时间照样客满。咖啡馆和人一样,气质各异,有的深沉扮神秘,有的时髦装酷。这家咖啡馆由年轻女咖啡师坐镇。我点了菜单上没有的咖啡饮料,她帅气地接单,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长方形的室内空间,偌大的玻璃窗采集自然光照得蓝绿色的地板像湖水般。长方桌坐满了客人,人人对着手提电脑埋头苦干。另一端是沙发区,客人聊天轻声细语。偶尔有熟客带着爱犬进店外带咖啡。这样的生活气息,适合放松,也适合专注。它的咖啡好喝吗?人家在面簿的自我介绍是“coffee to die for”(意思是咖啡好喝到愿意为它死)。

就在转角处,距离Kuuma少于5分钟的路程是另一家咖啡烘培坊 Kaffa Roastery。若用日本推理小说派别形容,这家咖啡馆属于本格派(古典派)。我当天已喝了三杯咖啡,体内咖啡因超载,决定买咖啡豆而不试咖啡师手艺。站在架子前研究了好一阵子,包装上印的到底是芬兰语还是瑞典语,看得我头大眼花。幸好店内咖啡师及时上前解救。北欧咖啡一般是浅至中焙,尽量保留咖啡豆子的水果味,最适合早餐。咖啡师细心地帮我选了一款适合早餐的咖啡豆,并附上一句“Please enjoy your coffee”。

如果说热爱大自然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我想是待人接物坦率大方。在赫尔辛基喝咖啡时,我在记事本上涂鸦时,想到这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