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琬仪:只是先出生的我

烘焙课学做奶油圆球面包kouglof应景过节。(赵琬仪摄)
烘焙课学做奶油圆球面包kouglof应景过节。(赵琬仪摄)

字体大小:

对于讲究排资论辈的传统行业来说,要老资历的和后进学习,甚至以年轻为师,比起要求学有所成的人不耻下问,更像是一场文化变革,而不只是心态调整般表面。

学了一年多的烘焙,圣诞节当天完成最后一堂高级烘焙班的课。和同学相约明年Wagashi(和菓子)课堂见。

学烘焙的乐趣在于,亲手将面粉酵母粉糖鸡蛋和盐搓成充满弹性的面团,再见证面团发酵发胖送进烤箱香喷喷地出炉。整个过程结合知识和手艺,再加上根据面团情况、气温条件加以变通,克服种种变数达成美满成果,满足感满溢。

不少人借助烘焙来减压放松,调整心情。我发现除了转移压力,烘焙也能锻炼注意力(mindfulness)。在搓面团的时间里,我是不说话的,思绪跟着动作,收放自如,有时还会不自觉地哼起旋律。手势平稳,没有多余动作搓出来的面团发酵丰美,烘焙后的口感弹牙湿润。

学烘焙是不是要开面包店呢?搓了几堂课就知道,烘焙可以当兴趣,或者是一门技能,但拿来做生意,它并不是关键技能。创业更需要的是傻劲和冒险精神;如果有点家底,还可以用钱买教训,学得更加快。

新加坡政府鼓励国人终身学习,养成随时学习新技能充实自己的心态,迎接千变万化的新经济时代。既然是千变万化,我们又怎么知道今天学的新技能,明天还实用?到底要学什么,学来做什么,有人用了半生学习都未必找到心属的答案。

本月谢幕的2017年秋季日剧《先生而为师》(意思是先出生所以成了老师)用了10集篇幅探讨终身学习这个课题。

“学无前后,达者为先”,对于讲究排资论辈的传统行业来说,要老资历的和后进学习,甚至以年轻为师,比起要求学有所成的人不耻下问,更像是一场文化变革,而不只是心态调整般表面。

日剧《先生而为师》讲述一名35岁的管理人才被企业空降到集团属下的私人高中当校长,并要求他转亏为盈。把学校当军营管理很可能会出人命,把学校当唯利是图的企业经营,状况百出可想而知。

这部剧毕竟是轻松喜剧型,改革所碰到的障碍都用轻松几笔过场。年轻校长要求资深教师“要改变学生,先改变自己”,不要以为认真教学就已经尽责,学生没有吸收,学习不快乐,老师教得再认真也是不合格的。抗拒变革的老教师开始反对,但逐渐认同校长的教育理念,不知不觉也转型成为启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活力老师。

本剧的重点是学生提出的种种疑惑。为什么要上大学?高中毕业后结婚生子难道不幸福吗?为什么要学艰深难懂以后不会用得上的高级数学?拿助学金上大学,未找到工作就背负沉重的贷款,学习还会有乐趣吗?

年轻校长把比自己小一轮的中学生、高中生当作大人看待。他告诉应届毕业生,即使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生存的挑战会不断涌现,我们仍然会感到彷徨与不安,挣扎求存将是人生的常态。上大学的好处是,你拥有几年学习的自由,交几个志同道合的终身好友,多参加几个将来对就业有帮助的课外活动,扩大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世界。

至于刚入学的新同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下来求学的几年是“朝10年后的自己出发”作准备。学习的真谛在于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享受迎难而上的乐趣。有了这些准备,世界再怎么变,即使是苦中作乐,你还是能够一步一步地向理想前进,不轻言放弃。

岁末除旧迎新。过去的一年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吗?未来一年你计划学习哪些新技能?锻炼学习能力,为生命电池充电。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