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文化催化剂

字体大小:

最近参加中华总商会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举办的“全球化的她”论坛。全场几乎是用英语为主要语言,邀请的嘉宾包括杨紫琼等都是用英语交流。我问了一下身边经济发展局的同事,她说这是为了要吸引年轻一代的会员。我放眼一望,的确是有许多新生代的脸孔。我的同桌有几位是中国女企业家,许多时候就都听不懂台上在讲什么,所以就拍拍照,看看手机。我心里不免有些感慨。

这时特别觉得我们学校的翻译部门了不起。每年我们举办无数论坛,台上嘉宾可以来自五湖四海,不管讲中文讲英文,全场可以透过耳机听翻译,跨越语言障碍,真正促进思想观点交流碰撞,大家都可以用自己最舒服的语言表达,相互尊重,那种混合语言却平等的交流的场面还蛮感人的。

和老朋友吃饭时聊起这个现象,她一针见血的就指出,在新加坡讲英语和讲华语代表的是一种身份象征,是代表你的社会阶层。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殖民地心态的后遗症,讲英语是国际语言,白领语言;讲中文是社会底下工薪阶层,蓝领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以英语为社会共通语言,能减低种族宗教冲突的风险。建国初期我们老担心被邻国排华,被共党洗脑,所以得尽量弱化华人的身份认同。这份历史的痛,还是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50年过去了,时代的巨轮不断往前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中国崛起,许多国家都纷纷向一带一路靠拢,寻求互惠互利,有人因此主张我们也不妨顺势而为。

要看未来50年,或许得先放下过去50年。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时度势。

看到一篇有关两个80后《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记者的互通信函,很明显的早报记者对中国的解读力和自在感更强烈一些。中国就真的不是只有一个面,她多面又复杂,还不断的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她魅力无穷,永远让别人想解读她千百遍。而海峡时报的记者更是描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文化认同感的尴尬和抗拒,让她和中国一切保持距离,但她现在也意识到中国已经不是落后国家,许多方面比我们还超前。但她说在新加坡,讲华语依旧是被人看不起,中国人依旧被人歧视。我想她的心路历程更多的代表了新加坡年青一代的心态。

或许这是一个建立文化认同感的曲折过程,我们从被看不起的“移民华人”,到想成为洋化了的“新加坡人”,到重新再认识自己华人身份的“新加坡华人”,可能这真的需要用三代人的时间。

“新加坡人”和“华人”身份并不矛盾,加总起来在未来还有许多优势。我们需要向洋这样的文化催化剂,杨紫琼原来也可以是很好的催化剂,用华文讲全球化女性,那才叫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