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康:饥饿隐忧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本地青少年对不懂得说华语,仍抱无所谓毫不在乎的态度。
本地青少年对不懂得说华语,仍抱无所谓毫不在乎的态度。

字体大小:

在本地电视/网络节目上看街头访问是痛苦的事,受访的人,从青少年到大叔阿婶,有时甚至是专业人士或政治人物,十之八九说不出一句完整的中文句子。成年人辛苦地在两种语文之间摸索,青少年尴尬地笑说不会说华语,不看字幕完全听不明白。以为他们英语很好?结果也是一块一块,想笑,实在笑不出。还没摇头已经头痛。


近日看到一段网络视频,一个中文说得洋腔洋调的年轻主持人在街边找青少年作街访,用半桶水的中文问了一两个问题。受访青少年听到问题后脸上的“惊悚”表情让人难忘,他们的答案也“呼之欲出”,都是一句"I don't understand Chinese"(其实应该是Mandarin),然后用同样烂的英语,给了个听得出完全没经大脑运作的零水准和零内容的答案。主持人似乎就是在等待这样的反应,听到之后像是任务完成,兴奋得很,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对网民来说,这不过就是一则让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娱乐视频,不必太认真。但近年到不同国家,特别是中国,我处处体验到自身的不足,有种井底蛙见世面的感觉,以前我们说的什么教育水平优势和语文优势,全都不见。说语言吧,以前我们说自己来自双语国度,精通双语。现在我只敢说自己懂一点英语和华语。精通?当别人比自己差的时候还说得出口,现在不想丢人现眼。今天到中国,随便一个当地人都懂得语法正确的基本英语会话,即使有些表达不流利,仍努力尝试,那是所谓的有饥饿感,有想要填饱肚子的渴望。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