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校倩影
资深教育工作者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华文学校曾是吾城一道美丽风景。如今景虽消逝,倩影犹在。
本地南华中学具有传统华校背景,今年将庆祝创校百年。毕业于南华女中的作者,回顾母校走过的漫漫长路,展望今后的发展前景,作者冀望南华人承载春蚕红烛的美德,春风化雨,迈向另一个百年。
两年前,我们一群南华中学校友,为母校今年的百年寿辰策划系列活动,包括建立文史馆、在爱蒂丝路(Adis Road)校舍原址竖立牌匾以及出版纪念特刊。为此,我们开始翻阅母校的文档和旧校刊,把母校的始创、发展和变迁过程记录下来,让后辈南华人铭记和感恩。
南华女校的创始
南华中学原名南华女校,创始于1917年6月14日。那时的广肇养正学堂(即养正小学的前身,创于1906年)在1914年增设女子教育部后,因经费不足而在1916年停办。
时任道南学校校长的熊尚父不忍看到女生失学,便发起筹款建立南华女校,并积极推动粤籍商人何仲英等筹款办校。
先辈在哥里门街(Coleman Street)租赁店铺充当教室,开办两年制师范班。也因此后南华董事多由粤籍人士担任,南华被视为粤帮学校。粤籍女孩多到这里读书,我们在学校常讲粤语。
后来,学生人数增加,南华搬到明古连街,同时又在密驼路(Middle Road)设分校,直到1941年在爱蒂丝路2号兴建三层楼新校舍,以新校舍为正校,开办简易师范班及小学部。明古连街校舍为分校,开办小学,密驼路分校停用。
很不幸的,当学校颇具规模时,日军南侵,学校停办。1945年日本投降,南华才复办。董事部聘请杨瑞初女士掌校。1949年由于教育部办师范班,南华改办中学(初中),称为南华女子中学。
朴实严谨的校风
我在1957年上中学,父亲坚持我去南华,理由很简单:女孩子读女校,南华离家最近。从此,我在校风淳朴严谨的南华接受着华文教育,从中一到高中。
母校校园不大,三层楼高的建筑,里面有小礼堂、课室、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旁边有个小食堂,前面有个操场。那个年代的我们,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是非常幸运的,我们不敢奢求了。
杨校长和老师们像慈母,严而不厉,都是照亮我们人生旅程的盏盏明灯。她们富有爱心,教学认真、言教身教,视我们如女儿。母校的校规严格,我们常常列队让校长和训育主任检查裙子和头发。裙子不可在膝盖之上,头发不可长过耳垂。否则,主任会举起利剪为我们“落发”。
记得杨校长的周会训话都以传统道德为课题。母校的校训“礼义廉耻”根植在我的生命里,使我成长后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严格校规训练我做事要严谨守分寸。
我在1961年参加高中会考,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高中课程,因为那年教育部把中学的三三制改成四二制,让我们最后这批高中生快快结束课程,以便全国实施新学制。母校在1962年开始就不设高中部。
两度搬迁之后
70年代初,市区重建,居民外迁到卫星镇。母校的生源减少,必须他迁。董事部接受教育部的建议,在1982年搬迁到金文泰1道330号(Clementic Avenue 1)的新校舍。
到了1986年,母校跟随国家教育制度,以英文为教学媒介,华文为第二语文,招收各族学生,兼收男生。同时董事部因无法支付重建费用而放弃作为辅助学校的管理权,母校遂成为政府中学。至此,母校结束了纯华校的传统、结束了女子学校的传统,也结束了辅助学校的身份。
1987年,我们到新校舍参加校庆晚宴。当晚,我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大家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整个庆典都用英语,听不到半句华语,甭说我们熟悉的广东话。校歌改成英文,墙壁上的通告都是ABC。啊,这不是我的母校! 就这样,我们像断了线的风筝,飘远了。
学校搬迁在岛国是常态。每当卫星镇人口老化,学生减少,学校要搬去新镇;校舍土地被政府征用,或者学校需要扩充,又得觅地重建。往好的方面来看,搬迁使学校有更多先进的设施,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福不是祸。
在1982年起启用的母校校舍土地被政府征用。当局在金文泰1道41号兴建一座崭新校舍给母校。2004年新校舍正式启用。我们像一群离巢燕子,听到母亲的呼唤而回去参加庆典。
意想不到的是,踏入新校舍广场,举目看到一副红色对联,从四楼直垂到二楼,写着:"南园桃李盛开齐贺新舍”“华厦宾客云集共庆良辰”。栏杆挂上校训“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个大字。我们手中的88周年纪念暨新校舍开幕特刊,不论是封面或是内页的图说,都是华英双语,真正体现特选中学的特色。
此番回校,我们感受到现代化的宏伟校舍,注入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母校原有的华校氛围再现。感谢时任校长的符传丰博士,恢复母校当年的风采!我相信以后我们会多回家看看,必要时为母校尽一分力。
新起点上创新高
在现址经过数年的发奋图强,母校因办学成绩优秀被选为特选中学,再晋升为自治中学。从2004年迄今,符传丰校长与洪葆校长勤奋治校,在母校深厚的传统上,配合教育部的新方向和政策,重新规划母校的愿景和使命。
漫漫长路,历任董事、校长和老师们经历过不少磨难和艰辛,用尽精力和物力,才把学校带到今日的境界。
百年一瞬间,母校走过一个世纪。我深信,她在教育部、学校咨询委员会、校长、老师、校友和家长学生的努力下,必能谱写辉煌新篇章。今后,南华人依然会承载着春蚕红烛的美德,春风化雨,迈向另一个百年。
南华中学百年校庆晚宴,7月15日(星期六)下午6时于金沙酒店会议厅举行。欢迎校友踊跃出席,与母校同庆百年。
报名电话:97636928
报名电邮:contact@nanhuaalumni.org.s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