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藏家许来平 有个宝贝叫新加坡

许来平把在我国东海岸发现的海兔螺属贝壳新品种,以新加坡命名,献给国家。这个海兔螺贝壳非常迷你,大小仅有五六毫米。
许来平把在我国东海岸发现的海兔螺属贝壳新品种,以新加坡命名,献给国家。这个海兔螺贝壳非常迷你,大小仅有五六毫米。

字体大小:

海滩打脚印,寻找心仪的贝壳;纹路与形状,迷惑童稚的眼睛。潮来潮往,岁月更递;捡贝藏贝,潮水刷不走那一份迷恋。

每件珍藏品都有故事,它是如何丰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滋养性情?

本地贝壳藏家许来平收藏贝壳20多年,他在东海岸发现新品种的海兔螺贝类,获鉴定后,以国家为该贝类命名。此外,以他自己命名的“许氏榧螺”则在法国永久展出。他专注研究唐冠螺,走遍各地海域,发动家人一起投入寻贝活动。

许来平(中)所收藏的贝壳大多是与太太刘家玉(左一)、女儿许恩昕(右一)及许恩予一起在本地海滩采集的。

新加坡有贝壳吗?本地贝壳藏家许来平(Royston Koh,44岁)听过太多人提问,他出示一个刚从樟宜一带采集到的独特涡螺(Cymbiola Nobilis)。这个呈紫黑色光泽的涡螺非常少见。他在新加坡找到的贝壳有数百种,占其藏量的三成。

在樟宜一带采集的紫黑色涡螺(中),漂亮少见。

最近,许来平在东海岸一米以下的海滩,发现寄生在某海柳的新品种海兔螺(Ovulidae)贝类,他将活体标本送往该领域的德国专家Dirk Fehse,通过博物馆标本档案对比,再通过DNA鉴定为新品种。许来平将之命名为“Cuspivolva Singaporica”,献给国家。这个海兔螺贝壳非常迷你,大小仅有五六毫米,10月底将在德国贝壳杂志登记发表。

许来平的贝类藏品中,最小为两毫米,最大为30多公分。他说:“漂亮又大的贝壳常见,容易采集得到,反而是迷你贝壳容易脱网,比较难找,相对稀有。活体贝壳做成标本有一定的步骤,在贝壳离水24小时未腐败之前处理最为理想。”

“许氏榧螺”在法永久展出

童年到海滩寻贝壳是很多人的孩提记忆,长大后就不了了之,许来平在商店看到各种贝壳,觉得很美,进而收藏。他采集收藏贝壳20多年,属于研究型藏家,除了买书增进知识,也与博物馆人员交流,比对标本,因而不时发现新品种。他也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许氏榧螺(Oliva Kohi),多年前在马来西亚海滩采集的,背后有段动人故事。

许来平以自己名字Oliva Kohi命名的榧螺贝壳。

许来平去年8月得知法国好友,也是榧螺贝类权威Christian Hunon患上血癌,就将疑是新品种的贝壳标本寄给他,让他在生命最后阶段有所寄托。一个月后,对比博物馆标本和研究后被列为新品种,今年初发表于法国贝壳杂志Xenophora。许来平说:“发表新品种成了好友逝世前的推动力。他逝世后,将毕生收藏贝类标本捐献法国拉罗谢尔自然史博物馆,包括我的贝壳在内,永久展出。”

2011年,藏家的一群朋友发表了坚螺科(Camaenidae)贝类的新发现,以“淡马锡”命名Amphidromus Atricallosus Temasek。这对鲜黄色蜗牛贝壳生长在很高的树上,称树贝,不常看到。

这对黄色蜗牛是许来平友人发现的,以“淡马锡”命名。

专门研究唐冠螺

所有贝类中,宝螺(Cypraeidae)一向是全世界贝类发烧友最爱收藏的种类,因有两层薄膜,形成保护层,散发自然光泽。宝螺品种达300多种,斑点纹路多样,最大15公分,最小7毫米,容易收藏。品相好、品种稀有的宝螺一个价高至数千到数万美元,普通一美元的也有,在本地、东南亚、南非、澳大利亚等都有。它比其他品种出现更多赝品,陷阱较多。

许来平指出,贝壳市场上下波动,以前一个200元的贝壳因供应增加,可跌至两元,也有普通贝类因供应短缺造成价格上涨,收藏贝类若从价格来看,将失去其意义。

所有贝类中,他对唐冠螺(Cassidae)情有独钟,认识也较深,国内外贝友会征求他的意见。唐冠螺品种在100种以下,但也不易收齐,总有些很难找到,他已收到七成。唐冠螺属于脆弱贝类,标本形状往往不完整,收齐完美品相不易。他指出,贝壳的口盖非常重要,是协助鉴别,也是贝类完整性的指标。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许来平对唐冠螺情有独钟。

收藏贝类,讲究的不是品种多寡,而是从学术上的贡献所获得的满足感。许来平是自雇人士,他说搬了一次家,送掉贝类珊瑚,藏量已少一半,可记者所见,公寓住家橱柜内摆放层层叠叠的塑料盒,陈列了无以数计、说明清楚的贝类标本。藏品大部分采集自国内外,也有购自国外或网购的。

藏家以为,收藏贝类不应只限于本地,也要懂得国外有什么,知识才能更上层楼。全家每年出国旅行数次,配合藏家采集贝壳爱好,出游地不外东南亚、美国夏威夷、毛里求斯、日本和澳洲等地海滩。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区属海洋保护区,不能任意采集贝壳。新加坡本岛不属保护区,不过一些南部岛屿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在本地,许来平每数周会去采集贝壳,有时全家出动,4月到9月凌晨三时至六时退潮时分,带着手电筒摸黑采集。

他也从国外购买一些本地很难采集到的贝壳,散发珍珠般光泽的蛹螺(Triviidae)购自南非。许来平说:“贝壳无法找到一模一样的。我喜不喜欢是一回事,是否负担得起又是一回事。去年美国最大贝壳展,有个贝壳叫价1万5000美元,值得吗?我好喜欢,但那是天价!”

珍珠色泽的蛹螺贝壳购自南非。

贝壳有毒吗?许来平说,多数没有,只有肉食的芋螺科(Conidae)才有毒,它靠近猎物时能在几万分之一秒内射出毒镖,曾在菲律宾杀死很多渔夫,采集时得格外小心。

肉食的芋螺贝壳有毒,采集时得很小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