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装是海外生活的最佳代表物,那是自己永远不舍得购买,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购买的东西。因为心里所一直牵挂的那个家,从来不需要冬装。 ……小绿既是自己想家的伪装,也是对陌生事务的憧憬。 还记得去年的冬天也在留学博客写下了自己和雪的复杂关系。今天的博客比较简单,是一封给小绿的情书。 10月27日,纽黑文迎来初雪。差一点就忘了去年北京的初雪是11月5日。但是下雪天的细节还在记忆里。和当时的北京一样,雪足足下了一整天。也和当时的北京一样,雪过天晴,隔天又开始回温了。 也在这一天,我从衣柜里拿出来厚重的、能够防水的,被我称之为小绿的藏绿色冬装。穿着小绿走在白雪纷飞的街头,即使冷风打在自己的脸上,最多也只是觉得精神抖擞,全身上下还是感到很温暖的。 和自然的第一道防线 回想起来,小绿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里,在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所购买的第一件冬装,也是唯一的冬装。后来,随着淘宝网的普及,浇灭了我任何出外购物的欲望,接下来几年里几乎所有的衣物也都直接在网上购买。 我是一个完全无法和时尚挂钩的人。那时候的自己也天真地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忠心的人,傲骨地称四年的大学生活或许只需要那一套冬装就足够了。后来才发现冬天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最后也入手了多几件比较正式的外套。自己内心或许还有些抗拒,但总是能够以“别被身旁的人嫌弃”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即便如此,小绿还是占据了独特的位置。或许是因为它完全符合自己的生活哲学:小绿的样子已经有些陈旧老土,一般人或许早已经丢弃了吧。但是,在它不起眼的外表下,防水御寒功能丝毫未退,所以总是有它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而如今小绿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衣柜里或许没有更加防水的衣物,因此在最恶劣的天气下总是会想到它,才会记得将它从衣柜拿出来穿。小绿是自己和自然的第一道防线,但是一年当中又有多少天会需要它呢?也因此,小绿经常会被我忽视,变成一种很神奇的存在。 海外生活的最佳代表物 今年将会是小绿陪伴着我的第五个冬季,也让我想到这是自己离开家的第五年。我觉得冬装是海外生活的最佳代表物,因为那是自己永远不舍得购买,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购买的东西。因为心里所一直牵挂的那个家,从来不需要冬装。新加坡的温度如同心的温度,顿时让身上厚厚的衣物显得多余。小绿既是自己想家的伪装,也是对陌生事务的憧憬。 小绿曾陪着自己在下雪的北京街头骑着小电动车,也曾陪着我在下雪的长野县里滑雪,如今陪着我走在纽黑文下雪的街头,或许这将会是小绿最后一次伴随着我度过最平凡的日常生活。现在的小绿已经不是当年的紧紧依靠在身边的害羞小姑娘,而是偶尔才会记得约饭的兄弟。感情是否因为这样而变淡了?我觉得恰巧相反。 总是能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读到一些普通的事物所能触及的意象和引发的思考,总是吐槽说这也未免太过煽情了。但是仔细地观察身边事,才会发现越日常的事物,越是能够融化所见所思所感之间的隔阂。(传自美国)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