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 阅读的喜悦

早报书选接纳各种文体,工作小组在初选时选了15部本地出版的华文作品。
早报书选接纳各种文体,工作小组在初选时选了15部本地出版的华文作品。

字体大小:

“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以下简称“早报书选”)诞生了,这也是本地第一张好书单。

在图书出版种类越来越多,上架书籍高速更迭的时代,好书单像一盏灯,为读者在茫茫书海中指引方向。本地华文出版业这几年表现活跃,外销到国外的作品也不少,“早报书选”越显得必要。

2016年初,早报副刊《文艺城》编辑谢裕民、记者张曦娜与陈宇昕组成工作小组,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本地出版或新加坡作家在国外出版的华文书籍,展开初选工作。

工作小组也邀请本地作家、新华文学研究者流苏(刘碧娟),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作家希尼尔(谢惠平),作家林康(林沛),以及草根书室董事、《文艺城》前编辑林仁余担任决审评审。

【评审过程】

早报书选不以文类分野,一个榜单多元表述,工作小组初选共选入15部本地出版华文作品,其中也包括译著。初选名单如下:

  • 衣若芬《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
  • 柯思仁、许维贤主编《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
  • 钟志邦《从南大到北大:讲不完的故事》
  • 刘培芳《当柿子遇上提拉米苏》
  • 阿果《说好的,重逢有期》
  • 丁云《惊栗岛》
  • 翁弦尉《第二张脸》
  • 游以飘《流线》
  • 伊沙卡马里著,陈妙华译《剌哇:白礁岛悲剧》
  • 李选楼《寂寞的城市》
  • 何盈《狮城重案录》(两册)
  • 孤星子《消灭众神》
  • 周星衢基金编著《致读者:新加坡书店故事1881-2016》
  • 李宁强《心田无疆》
  • 李茀民《诗有别趣》

早报副刊主任胡文雁受访时说:“这是早报第一次推出年度书选,评选过程未尽完善,难免有遗珠之憾。所以这份书单并非一个完结,而是开始,希望我们的推介和褒扬,能为读者发现更多好书,也为好书寻找更多读者。”

负责初审工作的谢裕民、张曦娜与陈宇昕均认为,2016年的书籍种类相当多样,从文学类、文史类、传记文学到图文书、摄影文集等,相当热闹缤纷,要不分种类评选,有其难度。多番斟酌与筛选之后,难免会有遗珠之憾,不过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希望能激起涟漪。

早报副刊编辑谢裕民(后)与林康讨论选书的分数。

决审会议于12月31日上午在《联合早报》会议室举行,由谢裕民主持。

四位评审开宗明义,认为早报书选应当放下“年度最佳”的包袱,脱掉“排名较劲”的帽子。

书选应当直面读者,向读者推荐一年里值得阅读的本地好书。

决审以10本为基础,第一轮大家先选出入选作品,第二轮进行淘汰;第三轮则逐本讨论书籍入选、淘汰或保留,接着再检视保留与淘汰的作品。经过两个多小时,四位评审达成共识,从初选名单中的15本选出7本成为“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

【评审总评与展望】

万事起头难,早报书选的创设,其重要意义是踏出第一步。

四位评审对终选结果相当满意。

林康认为评审过程深具意义,四位评审提出各自观点,有辩论也有妥协,但最重要的是结果,他自信地说:“把这份名单拿出去,做评审的人心里没有忐忑。”

流苏说这次评审机会扩大了她的阅读面向。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倾向,以翻译作品为例,往往只看国外的翻译作品,对于本地马来文学作品接触甚少。她发现最近《文艺城》刊登了几篇马来作家的小说翻译作品,这让习惯阅读新华小说的读者有机会看到马来作家不一样的小说创作理念。

希尼尔也同意流苏的看法,认为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类型的图书,通过这次书选评审,希望读者能够重新看待各种类型的书籍。他也相信伊沙卡马里会很高兴,他的作品如今进入到华文读者的世界并受肯定。

他也发现,从初选到终选,有诗歌、散文、翻译等,结果相当多元。

这两年本地华文出版相当蓬勃,是好事却也有隐忧。

希尼尔说,本地华文作者往往不考虑市场因素,不考虑发行销售等环节,许多作者在申请国家艺术理事会出版津贴时都拿不出销售计划。此外,华文作者没有成熟的“编辑”概念,甚至不愿意出版社编辑部改动作品里的任何文字。

林仁余强调,创作与出一本书之间,其实是有距离的,不是把作品印出来就算成书,间中有一个加工过程。好些作品就这样在比较粗糙的情况下出版,很可惜。编辑应当是一个提升作品的过程。

流苏也认为,编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林康补充说,读者若已经在报章上读过你的文章,你集结起来出版,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时候一本书就必须有所不同,才能充分展现意义。

早报书选评审(左起)林康、流苏、希尼尔与林仁余检视决审成绩。

“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名单成功出炉,有了好的开始,林仁余期待,来年书选能容纳更多书种,打破阅读就是小说散文诗歌的刻板印象,扩大华文阅读的可能。

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名单

  • 衣若芬《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
  • 柯思仁、许维贤主编《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
  • 阿果《说好的,重逢有期》
  • 翁弦尉《第二张脸》
  • 游以飘《流线》
  • 伊沙卡马里著,陈妙华译《剌哇:白礁岛悲剧》
  • 周星衢基金编著《致读者:新加坡书店故事1881-2016》

【书选条件】

书类:华文书籍,内容不限于文学创作,但以文学性为主,题材可包括传记文学、文化散评、绘本、翻译作品等。

出版时间:2016年1月至12月出版的新书,内容须未曾出版成书,但选集不受限制。

资格:作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作品可在新加坡以外出版。

流程:早报副刊同仁负责初选,再交予评审决选。

2016年《联合早报》书选

(按出版日期排列)

1. 《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

作者:衣若芬

类别:学术散文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入选理由:

从一个新居民的视角看新加坡历史文化,提出新鲜独到的见解。本书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学识渊博,态度严谨。更难能可贵之处,本书收录虽是学术文章,但亲切易读。

《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作者衣若芬。

衣若芬的话:

机缘到了,史料会拂拭自身的尘埃,向你展开。

这是回顾写作《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的体认。

2007年1月,我开始受邀在《联合早报》撰写专栏。刚在新加坡生活半年,有一些感想,和更多的好奇。询问新加坡友人,往往一知半解,友人说:“你既是做学术研究的,何不去研究?”

一帧淩叔华和夫婿在南洋大学住所前的合影,触动了我。在北京的书店里,无意间翻到,书中照片的背景似曾相识。我从不晓得,我日日行经的校园,曾有过她作育英才的声音,翻查前人对淩叔华的研究,罕见提及。

于是,从南洋大学的老师淩叔华、苏雪林开始,我上下追索,从19世纪末海南会馆的黄遵宪楹联,到21世纪媒体人杜南发的冬雪之旅,《南洋风华:艺文·广告·跨界新加坡》里,跨越地理空间、艺文类型的创作者,向我陈述了他们与岛国同生活的“在场”经验,让我用仿佛推理的方式,揭开十多个被“汉字”包裹的,属于华人的情怀故事。

我也借着对《叻报》等报纸广告消费文化的探析,开发了“文图学”的视角,注意到文本和图像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视觉。这一思路,正是值得再加研究玩味的未来方向。

感谢所有读者在2016年我的多场演讲现场给予鼓励;并开设读书会,分享阅读《南洋风华》的心得。

我能回报的,便是文章——千古事,寸心知。

2. 《说好的,重逢有期》

作者:阿果(本名:李高丰)

类别:绘本、散文集

出版社:玲子传媒

出版日期:2016年2月

入选理由:

亲和的文字配搭童趣的插图,把生活感触写得温吞不失机巧,遇到碰触伤口的课题时也有触手可感的火气。

 

《说好的,重逢有期》的作者阿果。

阿果的话:

《说好的,重逢有期》是我写了三年,也画了三年的书。听起来颇有“十年磨一剑”的分量,其实并不然。我的文字,和我的插画一样,篇幅短小,平实而不浮夸,轻盈而不沉重。

之所以三年,主要是书中收集了我定期在早报副刊《现在》所写的专栏图文。《三读空间》从2010年开始,不知不觉已坚持了7年,每两周一期,每期一图一文。《说》收录的正是前三年的作品,约50来篇。那正好是一个阶段,我负笈英国的生活接近尾声,回国后一边教书一边摸索出版绘本的途径,办了第一次个展“静色”之后,改变作画方式回归到纸上创作。

收集在《说》里的插画,都是那几年的电脑绘图。

文字创作方面,我是没有企图心的。心性上,我不是儒者,我是无为好静无欲不争的道人。我不善侃侃而谈大学问大道理,我更喜欢谈简单的生活,聊小小的理想,如饮一回清雅的下午茶,尝一口精巧的和菓子。正如我当年在《三读》一文所言,人生不一定非得往上叠加,或许删减涤除才是应有的态度,这始终是我的信念。

很开心《说》入选早报书选。希望图与文的搭配,能让阅读变得有趣而不枯燥。接下来的期许,应该就是出版下一本专栏的图文合集,从2013到2016,那又是另一个阶段了,有缘待下回分解。

3. 《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

主编:柯思仁、许维贤

类别:小说读本与导读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6年2月

入选理由:

这是本具有分量的选集,其长篇导读掷地有声,以新加坡视角梳理新加坡华文文学历史,爬梳不同时代本地作者共通的关怀。编者花了很多精力收集整理二战以降的新华小说作品,并为入选的每一篇小说撰写导读或短评,使选集有了更强的引导作用。

 

《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主编许维贤(左)和柯思仁。

两位主编的话:

感谢《联合早报》将这本书列入年度书选,是给予我们的再次肯定。

由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华文创作计划推动,这本书一开始就有很坚实的起步点。我们有机会以多年的教学、研究、创作经验,广泛而踏实地收集本世纪的新加坡华文短篇小说,展现一种我们对当代新加坡历史、文化、人文面貌的理解和想象。

对我们来说,选集重要的是有新加坡华人和华文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有新加坡的观点。因此,它不仅是一个华文小说读本,也是某个意义的新加坡小说读本。半个世纪以来,优秀的小说其实很多,不免有遗珠之憾,我们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再现的是我们的某种主观的理念,而这些想法也在全书的规划方式和长篇导论中有所展示。

我们希望的是,一般读者可以得到愉快的阅读体验,而对新加坡文学有兴趣的学者,也能够以这本书作为有用的起点。还有一个希望:不懂得华文的读者,也有机会读到这些小说,参与这些作品对于新加坡的人事物的关注和建构。

4. 《流线》

作者:游以飘(本名:游俊豪)

类别:诗集

出版社:光触媒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入选理由:

30年的诗作集结,让读者一窥诗人诗艺与风格的变化。平实的语言,不停撞击迸发火花的意象,加上真挚的情感,是这部诗集最动人之处。

 

《流线》作者游以飘。

游以飘的话:

捎来诗集获选的消息,正值岁末的傍晚,我刚好在去见黄广青与陈维彪的路上,相约倒数新年的到来。那个晚上,我们谈了许多写诗的目前状态,以及未来的书写计划。真是好消息,就跟他们分享。同时,不由又回想自己的写作历程。写诗30年多种脉络交织串成的流线,2016年在我生活与工作的地方结集出版,恰恰体现了我如何经历词语,词语如何形塑我,以及作为诗人我如何提纯词语。

在新加坡的诗写作,连接之前金宝小城年少时光的初试文学创作、槟城岛屿本科与硕士时候的纳进历史思维,却也衍生了更多的生活细节,新的生命感悟。岁月,让我的诗发出了声音。感谢黄广青,他的出版社光触媒提供了美好的设计与排版,毫无胡里花哨,只有细致。

感谢颁予进入早报书选,让诗集获得肯定。希望我的诗写作也能构成一丝光线,在那多元的文学谱系当中。

5. 《第二张脸》

作者:翁弦尉(本名:许维贤)

类别:散文集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入选理由:

文字细腻,尤其书写母亲辈的苦难、同性关系时卸下华丽文字的假面,真情流露。在收录的近期与早期作品之间,看出一个创作者的成长。亦是入选名单中文学性最强的散文集。

 

《第二张脸》作者翁弦尉(本名:许维贤)。

翁弦尉的话:

感谢《联合早报》的厚爱和支持,以及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资助此书的出版,以及八方文化工作室同仁们的编辑和设计。

《第二张脸》是我首部出版的散文集,特别感谢新加坡音乐才子梁文福和香港作家韩丽珠提供序文,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有成提供推荐语。本书收录数篇在各大文学奖脱颖而出的散文和落选之作,以及多年散见于国内外各大报刊的散文和札记,散文的形式长短不一,包含抒情散文、游记、日记和自叙文等等。此书铭刻了作者半生辗转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北京、香港、台北和欧洲等地的心路历程。书中既有对城镇风貌、都会消费、影像媒体和社会现象的勾勒描绘和人文哲思,亦有细致到观察和追思人生百态、亲情友爱、碧海情深、旧雨新知和织梦年华的记忆书写。

今年1月21日下午2时30分将在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的Blue Room举行新书分享会,入场免费,邀请你来跟作者“面面相觑”,借用你下午的一个半小时来跟时间散步,把作者的散文集《第二张脸》作为其中一个话题,或者互相讨论是不是一定要以散文记得,或以小说忘记?聊聊散文还可以有什么淑世功能?它真的可以记忆吗?它可以忘记吗?它可以游戏吗?它可以虚构吗?它可以愤怒吗?它可以欲望吗?它可以教导你避免被生发公司诈骗吗?

6. 《剌哇:白礁岛悲剧》(Rawa: Tragedi Pulau Batu Putih)

作者:伊沙卡马里

(Isa Kamari)

译者:陈妙华

类别:小说

出版社:水木作坊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入选理由:

这部译本让华语读者有机会一睹马来人(或小说主人翁:一个实里达人的角度)如何看待历史。而这些逐渐被今人遗忘的曾经,其实与岛国上每个人息息相关。

《剌哇:白礁岛悲剧》的作者伊沙卡马里。

伊沙卡马里的话:

《剌哇》入选早报书选,我很荣幸,也很开心。《剌哇》是我通过实里达人视角窥探新加坡历史的一部作品。《联合早报》的肯定更让我相信小说想传达的信息是普世的。借此我想感谢将作品翻译成华文的陈妙华女士。

《剌哇:白礁岛悲剧》的译者陈妙华。

陈妙华的话:

入选早报书选的消息令我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是因为《剌哇》这本译作,出版后得到报界和各方朋友大力支持,再次证明好书,特别是马来作家的好书,是受欢迎的。也证明华人非常渴望了解马来文学和社会,华人绝对不是“大汉沙文主义者”。担忧是觉得负担加重了,唯恐不能完成各方对我继续做好文化交流工作的重托。

这部小说贵在它的民族性和历史背景,以及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它促请我们反思,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只能顺应潮流追逐名利物质享受么?它写实里达人的困境,也是表达其他被边缘化者的困境啊。它既是民族性的,也是普世性的。我喜爱所以翻译它。

伊沙卡马里是新加坡著名马来作家。他创作的9部长篇小说都已由他的博士太太和友人翻译成英文,译成华文的目前只有两部,即《剌哇》和《一片热土》。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参与翻译好作品的行列,使各种语文交流,让各族能互通心曲。

7.《致读者:新加坡书店故事1881-2016》

编著:周星衢基金

类别:历史

出版社:周星衢基金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入选理由:

追忆读者与书店的关系,找回本地消失的图景,资料齐全,编辑严谨,图文并茂,虽是史料却浅易好读。以后还有人肯花这么大的人力财力编辑这样一本书吗?

编辑部的话:

“出版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这恐怕是我们在制作《致读者:新加坡书店故事1881-2016》时,被问过最多次的问题。看看书中的所记所叙——大都是当年驰骋书业的大人物,就算是早已被遗忘的小书店,个个也都颇具鲜明个性——反观如今手敲键盘的我们,既是与这个书业大时代擦肩而过的后辈,又身处于一个书店正极速式微的时代,如此种种的暧昧身份,该以何种立场与态度去面对如此一个已然消散的集体回忆?

香港小说家董启章曾言:“文学的意义往往不是即时的,而是回顾”,以此思忖我们的时空,难道不正是如此?于是,我们师法其所坚守的信念——“有多真时写多真,有多深时写多深”——为此书的书写设立了基调。凭着一股或可堪称“薛西弗斯式”的蛮劲,我们日日往旧报纸堆里探头,不厌其烦地走访一些书店业者,仿佛就只是为了回答当初他人或许仅因好奇而不经意的一问:“有什么意义?”

我们自然不敢仿效乔伊斯留下一句“若有一天本土书店毁了,人们可以根据《致读者》一砖一瓦地重建它”的豪语,但纵使许多记忆在时间的反复冲刷之下逐渐褪色、模糊乃至缩蚀了,盼这本书能让曾是读者,如今是读者,乃至未来或会是读者的你,记得岛国文化的原点桩,感受曾弥漫于书店里的那一抹萤光,以及这一切所带来的美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