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一年一度的学习与实践周(EnC week),立化中学双文化领袖学研中心为中四莘莘学子精心筹备了校内双文化营。


双文化营以班级时事竞赛掀开序幕,各班前三名在明辉堂里的半决赛一决高下。经过多场赛程,紧张刺激的龙争虎斗,最终决赛冠军队伍是4J班,4A获得第二名,紧接着是4C和4H。


郭践红谈郭宝崑的艺术


这次双文化营,立化中学邀请了各校选修华文与文学课程(CLL)学生,到立化明辉堂一同观赏由立化中文戏剧组演绎的郭宝崑作品《口羔呸店》。这部戏剧传达的道理环绕着生活好像吃甘蔗,有根的地方才是最甜的。


戏剧表演完毕,立化校友郭践红老师,分享主题为“郭宝崑的艺术:生活的诗意与争议” 的讲座。郭老师给大家介绍中文戏剧走过的历史,她认为争议是诗意的一部分,而生活是艺术的一部分。生活和艺术之间像是一面镜子,它是艺术起点,不断在改变中找到立足点。世界是“黑白灰”的关系,色彩的存在让人觉得生活更有张力。


来自裕廊初院的李汶轩受访时说:“从小我对中华文化抱有浓厚兴趣,决定选修语特。在传统文化日趋式微的大背景下,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根,这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才不会流失。我觉得传统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达到平衡,是缺一不可的。”


栽培本土歌手冲出去


第二天,立化校友分享主题为“新加坡音乐发展与未来”的讲座。海蝶音乐创办人之一兼现任总经理吴剑峰,是1979年的立化毕业生。1986年,他与伙伴创办了海蝶音乐公司,迄今有着30年以上的音乐经验。新谣由学生自发推动,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非常流行。进入90年代,海蝶认识到“冲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而栽培了很多本土歌手如阿杜和林俊杰。同学们欣赏校友献唱他们自创的毕业歌曲,以及林俊杰的《她说》。


开启双文化营第三天的活动是翻译讲座,让学生们了解高中选修翻译详情。过后分组呈献20分钟专题研讨,同学们以演戏或者辩论方式呈献。每个分组呈献得最好的三个班级将到明辉堂重演,大家以精湛演技带动了全场气氛。


不知不觉,三天的校内双文化营到了尾声。立化高二的林映慧分享了学习双文化心得,和如何在高中申请奖学金。


来自4L班的张杏宇说:“这三天里最充实的是每一班呈献表演环节,我们班的课题是“传统是否要与现代让步”,让我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更深认知。翻译讲座也让我发现翻译是有技巧的,并非字面上翻译,还要看翻译对象。”


为期3天的双文化营让选修双文化课程的学生走近世界,加强对时事课题的认知,也提供双文化学生筹备活动的平台。立化双文化领袖学研中心首次举办校内双文化营,让同学们在双文化的天空中展翅高飞!


(作者为立化中学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