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情轻重与复健

(iStock图片)
(iStock图片)

字体大小:

严重性的中风通常没有先兆,有时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中风就会突然间发生了。

中风(stroke、cerebrovascular accidentt,简称CVA)是全球第二个致死病症。在新加坡,它是第四大致死病因。统计显示,10%到12%的总死亡人数因中风而造成。

中风是指脑部缺血而导致脑细胞的死亡。中风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血管阻塞,造成缺血性脑中风;另一是脑出血,造成出血性脑中风。

中风有九个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主动和被动)、酗酒、缺乏锻炼、肥胖和饮食不健康。一个人如果有越多这些因素,他患中风的概率就会越高。通常年纪大的人比较容易中风,但是有越来越多较年轻的人也会中风,是因为他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都没有达到健康的水平。

中风是否有先兆?

严重性的中风通常没有先兆,有时候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中风就会突然间发生了。

初期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会有比较轻微的症状,例如:记忆減退,听觉和视觉衰退,神智不清,行为异常。如果这些症状在24小时內完全消失,我们称之为“暂时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简称TIA)。如这些症状断断续续地发生,意味着这人很有可能会中风。

有些出血性中风者,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征兆。他们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出现严重的头痛。

中风病情有轻重之分

中风的症状和脑部受损的部位有关。中风有轻微和严重的分别,这关系到脑部的哪个部位受损,范围有多大,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

轻微中风者可能在一段时间休息和复健后,就没有后遗的症状。但是严重的中风者,往往还会出现后遗症,甚至记忆力衰退到认不得人,而且性格会改变。

中风最常见的症状还包括:半边身体麻痹无力,脸部一边下垂,说话困难或词不达意,有时候连吞吃食物都有问题。

中风造成心理影响

在中风后,有些病人情绪会不稳定或失控,不能自我控制地哭泣。家属看到这种情况,往往以为病人很悲伤,患上了忧郁症。其实,他们是患上病理哭泣症(pathological crying),这完全是因为脑部损伤所造成的。

有些病人由于丧失了行动能力,不仅无法自理日常生活,也无法重返工作岗位,或者难以寻找新的工作。结果,他们会产生自我逃避的心理,不愿意与社会接触,于是就会逐渐患上忧郁症或焦虑症。

在家属方面,他们一方面担心病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又不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病情,有时候彼此就会为了一点小事而起争执。家中成员中风,家属的身心压力很大,天天既要照顾病人,感到劳累,还要负担一大笔医药费。

鼓励中风病人做简易运动

病人在复健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克服行动不便所导致的各种生活上的困难。他们要非常有耐心和毅力,重新拾起走路、更衣、饮食等方面的技能。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进步得比较慢而沮丧,甚至产生要放弃治疗的念头。

对于中风病人,平时应该鼓励他们多做些简易的运动,例如散散步、做体操、打太极等等。他们也应该做些脑部修复活动,例如画画,做手工、拼图,玩牌,下棋,玩文字游戏,多跟别人交谈等等。

对于那些记忆力已经衰退的病人,除了做以上的活动外,他们还可以利用记事本子来记下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家人也可以制作卡片,把它们粘贴在家里的各个地方,提醒他们生活上的细节。家人也可以通过图片或家庭照片跟他们多讲话,从而唤起记忆,以刺激脑部的神经。

在这个困难时期,家属必须体恤病人的心情,尽量陪伴他们,给他们加油和鼓励,协助他们做复健的活动。另外,他们也必须对医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很好地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让他们早日康复,同时避免第二次中风的发生。

接受社会团体的扶持

1996年成立的新加坡全国中风协会,提供了病人和家属相关的医疗知识和支援。

去年刚刚成立的中风病人扶助站(Stroke Support Station,简称S3),目的是要支援中风的病人,让他们尽快复原。该机构与国大医院签署了合作计划, 希望通过心理医生、复健医生、心理和物理治疗师多方的合作,为病人策划一系列的复健活动。

S3的社区复健中心主要是教导中风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也照顾他们的社交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需要,让他们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尽快地重新融入社会。

如病人有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再加上家人的细心照顾,按时吃药和努力复健,就能较快地看到效果。但治疗过程是要循序渐进的,病人和家属都要对病情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作者是新加坡国大医院精神科顾问医生、国大杨潞龄医学院临床讲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