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道教 学者成了洋道士 访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梅林宝副教授

字体大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梅林宝副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与道教史的研究。

他在台湾拜师学道两年,是名“洋道士”。他说:“我拜师学道是为了深入研究道教。道教没有正式课程,要了解道教就是拜师,参加法会,从旁认真观察,这对道教研究有帮助。”

新加坡道教学院将于本星期六(16日)举行文化大讲堂,邀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梅林宝(Mark R.E. Meulenbeld)主讲“封神演义与道教的关系”。

梅林宝教授虽为荷兰人,但作为学者,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与道教史的研究。

到中国台湾做田野调查

梅林宝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他于1990年开始学中文,1992年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念书时,老师是世界著名汉学家、道教研究权威人物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深受老师影响,他对道教及道教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分别到中国大陆、台湾做田野调查。研究方向包括明代地方政府和道教的关系研究,地方神灵、道教科仪、雷法研究及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等。

梅林宝说,施舟人不但深入研究道教与民间信仰,他也有实在的学道经验,曾经拜台湾台南著名道士为师,经历过道士学徒生涯,是受箓道士。

梅林宝追随老师的研究步伐,在台湾拜师学道两年,也是“洋道士”。通过对道教法会、斋醮仪式的亲身参与,梅林宝近距离体验、了解道教,投入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研究。

他说:“坦白的说,我拜师学道的目的不是想做道士,而是为了做研究,想了解多一点道教,深入研究道教。一般来说,道教没有正式的课程,要多了解道教就是拜师,参加法会,从旁认真观察,看香炉怎样安排,道场如何布置,如何敲奏小锣、打鼓等,这些对道教研究都有帮助。”

梅林宝说,他开始学中文时,是先对佛教感兴趣,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渐渐对道教产生兴趣,最后决定研究道教。他接触道教先从道教学说《道德经》开始,发觉《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来源,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跟驱邪、庙会等相关宗教仪式没有关系。虽然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不能混为一谈,但也从《道德经》开始,他走向道教研究。

《封神演义》文学与道教结合

梅林宝近年来以中国湖南冷水江市金竹山乡杨源村的张氏道坛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邻近村落的道教。他多次实地调查,通过杨源张坛个案研究,了解道教与民间宗教或地方宗教的关系。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他发现,虽然经历文革,湖南一带的道教传承并没有中断,即便是文革时,村民还是低调的做法会,不同的是,道士改用两个瓷杯盖子来打“锣”,关起门来做法会。

梅林宝在两岸三地发表不少与《封神演义》及道教相关的学术论文,2011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专题演讲“《封神演义》与法师传统”,2009年在中国“第五届国际道教学术会议”发表“‘枯木’与‘死灰’:化身仪式中的人体自焚”,2011年在香港大学庆祝成立百年之际,召开的“地方道教仪式实地调查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梅林宝说:“我原来就喜欢文学,也写诗歌和小说,用荷兰文写,后来发现写得不够好,开始做研究,但我还是对文学很感兴趣,学了中文之后,就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学,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

1997年梅林宝读了明代神怪小说《 封神演义》就为之吸引,觉得小说幻想奇特,情节离奇古怪,尤其是写驱妖伏魔的法术,又如狐妖附体于妲己等情节,引人入胜。他说:“《封神演义》中大多数主人公一再用暴力的方式来对付他们的神魔对手,研究《封神演义》的内容与文化背景之下,发现它的故事基础完全是道教法术。”

梅林宝说,初学中文,他读的第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其实是《西游记》,他发现小说里有很多精彩人物,一些角色都属于民间信仰,开启他对民间信仰的兴趣,后来又读《封神演义》,发现小说里属于民间信仰的部分不遑多让,于是决定以这部小说作为研究对象。

梅林宝说:“我的第一本著作也是研究《封神演义》,一方面因为我对中国传统文学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对道教感兴趣。我觉得《封神演义》是文学与道教的完美结合。”

若是从文学成就的角度来看,梅林宝不否认《封神演义》的文学性和艺术成就,与中国其他古典名著有所差距。

武王伐纣与封神

由许仲琳所写,俗称《封神榜》的《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小说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天上神仙分成两派卷入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小说包含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姜子牙、哪吒、杨戬等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对《封神演义》情有独钟的梅林宝说:“明代小说多半被视为文人书斋的产物,但是《封神演义》和一般小说不同,并非文人在书房里独自完成的,而是民间积累的集体创作,有许多故事和小说人物早已在民间长期流传。例如赵公明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他也是民间和道教信奉的财神,关于赵公明的传说,民间由来已久。”

在梅林宝眼里,《封神演义》内容丰富,许多民间习俗和信仰,广博的道教知识,都有研究的价值。不仅集道教信仰与文学与一身,也可说是历史、宗教读本,还涉及到社会组织,甚至可以学习道德观。

梅林宝说:“对我来说,《封神演义》的内容很复杂,也很微妙,如果要简单的概括,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很多学生问他,《封神演义》既然是以武王伐纣的历史为故事框架,那跟“封神”有什么关系?

梅林宝说,《封神演义》问世之前,已经有不同版本的武王伐纣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到宋朝的《武王伐纣平话》更可以说是《封神演义》的原型。但《武王伐纣平话》的故事主要立足于民间,《封神演义》却有许多神怪的部分,充斥着驱神役鬼,祭宝斗法。小说结尾,周朝建立,大功告成后,姜太公还登上封神台,将在“武王伐纣”战役中,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也因此称为《封神演义》或《封神榜》。

华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

道教源远流长,已与民俗相糅和,具有丰富的民间习俗和宗教文化内涵,但梅林宝教授说,目前很少华人对道教感兴趣,不管是中国人或是海外华人,已经很少人愿意去研究道教。

他说:“我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分,但我很难说服学生去了解和喜欢它,我在新加坡上课,学生对道教没有什么认识,更不感兴趣,不管是在新加坡或是美国,大多数人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何必去研究如此不科学的东西,他们总觉得这是迷信的东西。”

梅林宝教授说得直率:“现在的人使用的‘镜头’都是西方的,从西方的角度看东西,包括宗教信仰,这点很可悲。许多中国人或华人已经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也看不起自己的文化。华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悲哀。我现在申请奖学金很难得到,许多机构已经不赞助传统文化研究,这也是我的挫折。”

梅林宝教授主讲:

《封神演义》与道教的关系

日期:7月16日(星期六)

时间:早上10时

地点:新加坡道教学院

勿洛北四道21号 三清宫四楼

21,Bedok North Ave 4

入场免费,报名电话:64492115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