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大选●前奏 苏俊翔 报道 socsiang@sph.com.sg 马哈迪曾先后把阿都拉曼、慕沙希淡、安华及阿都拉都拉下马,被人称为“政治屠龙手”。然而,纳吉与马哈迪缠斗多时,第14届马国大选成了两代首相的对决。 马来西亚第14届全国大选战火已经点燃,这次选战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就是前首相马哈迪与现任首相纳吉的“两代首相对决”。 马哈迪叱咤当地政坛数十年,将对手及副手拉下马已是家常便饭。曾栽在马哈迪手里的,包括马来西亚国父及首任首相阿都拉曼,马哈迪的副手慕沙希淡、安华,以及他“钦点”的首相接班人阿都拉。 马哈迪因此被人戏称“政治屠龙手”,不过与马哈迪缠斗多年的纳吉似乎是个例外。马哈迪与纳吉的恩恩怨怨,最近又由于社团注册局勒令解散马哈迪的土著团结党而记上一笔。 这次选战不但是马哈迪领导的反对派希望联盟,与纳吉领导的国阵的对决,也是马哈迪与纳吉的一次了断。 巫统希盟与伊党 106“马来选区”出现三角战 然而,这次大选与上次不同的是,原本属于反对派联盟的伊斯兰党已向巫统靠拢,并可能故意制造三角战而让巫统得利。 伊党已经放话将竞选全国222国会议席中的130席。分析员认为巫统、希盟与伊党将在106个马来选民占多数的选区上演三角战,其结果将决定何者得以入主布城。 各方都不看好伊党能在吉打、吉兰丹与登嘉楼以外的地区创佳绩,也不认为伊党将成为能待价而沽的“造王者”。虽然如此,伊党的动向仍可能影响巫统及希盟的胜算。 面对巫统与伊党的夹击,以及选区重划让巫统“赢在起跑点”,希盟这次决定使用统一标志参选以争取选票。 希盟宣布来届大选将统一以公正党的“蓝眼”标志上阵,本来坚持使用自己“火箭”标志的民主行动党,也同意在西马使用“蓝眼”标志上阵。这是马来西亚反对派联盟首次以统一标志上阵,是否有助争取选票备受关注。 此外,马哈迪领导的土团党周四突遭社团注册局勒令解散。各方都关注土团党若无法在大选前恢复合法身份,马哈迪与慕尤丁是否也将以“蓝眼”标志上阵。 希盟已经宣布一旦执政将由马哈迪出任首相后,意味着马哈迪必须以反对党的旗帜参选国会议员。马哈迪也放话可能在吉打上阵,最可能的选区则是浮罗交怡。马哈迪之子、吉打前州务大臣慕克力也很可能出征吉打。无论这对父子能否在吉打掀起“马来海啸”而成功“翻身”,他们都已让吉打成为此次选战的热点战区之一。 雪兰莪是马来西亚选民人数最多的州属,也是最发达的“先进州”及资源最丰富的“现金州”。反对派2008年拿下雪兰莪后就执政至今,国阵也一直想方设法夺回雪兰莪。 伊党脱离加上选区重划 希盟雪州政权岌岌可危 如今选区重划后,巫统可能借着选区重划而重夺雪州政权的说法也甚嚣尘上。雪州共有56个州议席,目前公正党占13席、民主行动党14席、伊党13席、诚信党两席、巫统12席以及独立人士两席。 马华上届大选兵败如山倒,全国只剩下七个国会议席和11个州议席,其中四个国会议席与两个州议席是在柔佛,柔佛因此可说是马华的“最后根据地”。 民行党上届大选则在柔佛一举拿下四个国会议席和13个州议席,其中绝大部分议席的对手是马华。民行党这次针对马华选区派出“重量级候选人”,希望一举“剿灭”这个号称代表华人的老牌政党。 面对来势汹汹的民行党及华人选民暧昧不明的态度,马华领导人除了指责民行党“华人打华人”,也承认这次是马华“生死存亡之战”。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