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重建局与服务商合作,使用复杂的运算法则及大数据来分析易通卡数据,重组并设想乘客流量、使用哪种交通工具及如何使用等。这将有助规划师了解现有的公共交通局限,并辨别出哪些地方需改进。 市区重建局中心的城市实验室昨天正式推出“我们的数码世界”(Our Digital World)展览。展出的近20个项目将让国人更了解政府、学界和业内人士等如何运用数据、创新分析及建模技术(modelling technology)加强规划工作,更好地应付人民的需求。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昨午为展览揭幕。他在致辞时指出,透过大数据,当局将能更好地辨别人们出行的路线,洞悉社会及经济活动的新动态。 黄循财说:“这其实并非只是抽象的未来概念……本地目前每天有超过400万人次乘搭公共交通。易通卡储存了大量数据,包括乘客的起点及终点,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以及几点使用公共交通。” 市建局高级规划师郑天注透露,该局与Urban Engines公司约一年前已开始合作,对2014年的易通卡数据进行分析。 他说:“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的时期,例如学校假期、公共假期等如何影响公共交通的运用,以及是否有出现一些规律,以更了解使用趋势。” 当局在规划要推出哪些地段出售时,必须了解这些出行习惯,以避免进一步造成公共交通网络拥挤。 若是运用一般的民调方式,当局可能得花上长达半年的时间,而且不能马上使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未来或分析手机流动数据 不过市建局指出,使用易通卡数据分析公共交通的应用习惯仍在试行阶段。该局未来可能会探讨使用手机流动数据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研究员也已着手与陆路交通管理局合作,研发新加坡地铁网络的模拟系统,能分析月台拥挤造成的影响,并模拟地铁故障时的情形。这有助政府监管单位及交通规划员评估我国地铁系统是否能有效应付基础设施和人口等的变化。 整合了本地70家政府机构资料的data.gov.sg网站也让公共及私人领域受惠。业界利用网站数据开发了上100个应用程序,造福了消费者。 黄循财认为,我国现阶段在大数据这方面的潜能只是浅尝即止。大数据将改变人们的做事方式,包括市区设计及规划,大数据有潜力成为新的发展模式。 不过黄循财也不忘警惕人们使用大数据的风险,呼吁各界关注数据的隐私及保护。 黄循财也说:“就算我们乐意使用数据,也不能忽略人民在建国历程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在制定政策及规划时,仍然是以人为本,并非数据。” “我们的数码世界”展览将展出至9月17日。展览期间,公众可于周一至周五中午12时至下午2时间,到展厅试戴Oculus Rift的虚拟实境头戴显示器,体验飞跃乌节路的感受。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