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滥捕威胁繁殖 世界自然基金会建议别吃一些鱼类

字体大小: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调查发现,市面上常见的鱼类中,有四分之三是以不可持续的方式捕获,建议消费者避免食用。

这些鱼类包括,中式料理中常见的白鲳、马来椰浆饭的主要食材鲲令鱼(俗称Ikan Kuning)和父母常煮给幼儿吃的午鱼等。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简称WWF)昨天在一场商业论坛上正式推出“新加坡海鲜指南”。WWF花费约一年时间,走访本地渔港和超级市场,并根据国际计算标准,才完成指南,将本地41种常见的海鲜归类。

当中,青色级别代表旗下海鲜拥可持续的货源,管理方式恰当,建议食用;橙色级别则指,渔场因管理、环境和货源方面不理想,有可能变成不可持续,因此让消费者食用前三思;红色级别指过度捕捞,不可持续,消费者应避免食用。41种海鲜中,被纳入青、橙和红色级别的海鲜分别有10种、12种和19种。

WWF新加坡分会保育资源经理沈玮玲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所谓的不可持续捕鱼方式包括,通过拖网捕鱼,伤及海洋生态环境,或是过度捕捉,导致鱼类无法可持续性地繁殖等。

她说:“调查结果应该敲响警钟,如果我们继续维持现有的食用量,我们未来可能再也品尝不到这些海鲜。”

沈玮玲提到,推出指南并非让消费者一夜间彻底改变饮食习惯,而是更有意识地选择食材,扩大种类,逐渐改变市场趋势,防止鱼类资源继续被滥捕。

每名国人年食22公斤海鲜

WWF新加坡分会行政总裁陈玉玲说,我国是海鲜人均食用量最大的消费者之一,因此在保护海洋方面,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根据资料,每名国人每年食用约22公斤的海鲜,比国际平均的20公斤高出不少。

海鲜供应商Global Oceanlink营运总监黄添进受访时说,市场已经逐渐感受到不可持续捕鱼方式带来的冲击。“海鲜价格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涨,供应和捕获量也一直下降,这显示海洋的海鲜量在下滑。”

他举例说明,色拉鱼的价格对比三年前,已上涨15%左右,从每公斤7元,上调至每公斤8.50元;鳕鱼价格也从三年前的每公斤50元,增至目前每公斤65元,增幅达30%。

黄添进说:“寻找可持续海鲜货源是正确的策略。如果鱼量继续减少,业者之间的竞争也会增加,到时,我们的生意也做不下去。”

Global Oceanlink的尼罗曼红和生蚝等,目前都取自负责任,可提供可持续货源的渔农。

他说:“来自这些渔农的货源价格肯定比市场贵,但我们还是忍痛,自己承担多余费用,以市场价卖给顾客。一开始虽然有亏损,但久而久之,我们的预定量不断增加,到了能与渔农协商的程度,生意也开始有盈余。”

另外,WWF也推出“负责任海鲜团体”(Responsible Seafood Group),协助企业评估现有的海鲜供应链,鼓励他们向提供可持续货源的供应商取货,改善业界的标准。Global Oceanlink与滨海湾金沙已决定加入该行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