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颖 报道 choyxy@sph.com.sg 医药成本不断上涨之际,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药融合,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的全民医疗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医生昨天在中医现代化国际会议上致词时说,经济增长和现代化本应让人活得更健康,然而现在却造成人们寿命更长,身体却出现较多病症的情况。 老龄化社会 应注重养生预防 虽然医药领域不断研制新药物和疗法,但却非常昂贵,技术也更复杂。她举例,癌症和C型肝炎等常见病症,每名病人每年需5万至15万美元(约7万至21万新元)治疗费,就连最富有的国家也负担不起,这种现象与可持续医疗服务发展背道而驰。 她说:“每个国家包括新加坡,都应该关注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人口老龄化目前是全球趋势,影响世界各地富有和贫穷国家。” 陈冯富珍指出,越来越多国家正在改革医疗系统,以达到全民医疗保障。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医疗服务有必要从治疗疾病的模式转向预防,而注重养生的中医将有助于减轻医疗成本负担。 她说:“例如在欧洲,药剂师经过培训后,能为病人治疗常见疼痛、感冒等小毛病。他们专注在症状而非疾病,并且配草药等非处方药物治疗病症。” 陈冯富珍认为,不应该只专注中西医的差异,而是应探讨两者能融合的地方,共同应对21世纪特有的医疗挑战。 然而,中西医融合并不简单,临床测试时也面对不少挑战。她说:“中药很少由单一成分发挥效用,一般都需要综合疗法才能发挥药效。因此,把西医学的研究方式套用在中医学上未必适用,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更好地了解中医学。” 陈冯富珍鼓励中西医的医生合作交流,了解两者的差异,而不是互相排斥。 新加坡中医研究院理事委员黄海教授认同上述观点。他受访时说,新一代中医师因课程关系对西医有所了解,反观西医对中医认知不多,而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因为缺乏对中医的基本认知和理解,西医对中医经常抱有猜疑态度。若对中医有进一步认知,他们就能告诉病人,是否能与西药一起安全服用。”黄海也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毕业于南大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燕凌中医师(30岁)说,基本西医知识能让她更好地为病人看诊。 她说:“面对心脏病等比较紧急的疾病,我会马上让病人寻求西医治疗。西医学的知识让我比较容易做判断,知道中医何时可作为完整疗法,在哪些情况下则应是辅助疗法。” 卫生部资助中医研究慢性病疗法 从改善体质防生病 中医研究院提倡“治未病”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