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小印度时光隧道

印族文化馆推出新特展,带大家到小印度穿街走巷。
印族文化馆推出新特展,带大家到小印度穿街走巷。

字体大小:

新加坡眼

你知道竹脚曾经是水牛棚吗?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动物园在小印度吗?

印族文化馆推出新特展,带大家到小印度穿街走巷,寻找上世纪被遗忘的时光。

屠妖节前的小印度灯火璀璨,街道熙熙攘攘,商店摆满色彩缤纷的物品,节庆的喜悦弥漫空际。

节庆之后,当一切回到常态,不妨到这里穿街走巷,寻访被遗忘的老故事,拼凑老区的历史,认识这里的群体,重拾小印度昔日的风采。

印族文化馆一周前推出的新特展《小印度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Little India),正好能为大家提供指引,帮助大家认识小印度的过去。

小印度占地13公顷,以实龙岗路、双溪路、惹兰勿刹为界限,区内有900栋保留建筑,历史感浓厚。贯穿小印度的实龙岗路,是新加坡最早的主干公路。

19世纪至20世纪初,小印度以农业、养畜业、开采石灰、制作砖块为经济命脉,像大家熟悉的竹脚,其马来名称Kandang Kerbau其实指“水牛棚”,淡米尔人聚居的Sunnambu Kambam村,即石灰村。

从1819年至1867年间,本地的印度人其实聚居在市区;印度士兵集中在福康宁(Fort Canning)。小商人、钱币商、专业人士在海山街(Cross Street)、马吉街(Market Street)、珠烈街(Chulia Street)等,后来转移到谐街(High Street)、亚拉街(Arab Street)。洗衣工人在多美歌(Dhoby Ghaut),码头工人在丹戎巴葛。

①马里士他路的水村

离波东巴西不远的马里士他路,早年有个被印度人称为Thannir Kambam的村子,意思是水村。这村子曾经以卖水而闻名。

村民在水村兴建Vadapathirakaliamman印度庙,这间坐落在实龙岗路、马里士他路和跑马埔路交界处的庙宇,后来交给B.Govindasamy Chettiar和他的女婿S.L.Perumal管理。

马里士他路过去有个以卖水而闻名的水村,被印度人称为Thannir Kambam。(档案照片)

英国人则视这里为消闲区,很多早期的俱乐部,包括新加坡印度人协会(Singapore Indian Association)、锡兰体育会(Ceylon Sports Club)和新加坡卡尔萨协会(Singapore Khalsa Association)都设在这一带。

②赛阿威路、三龙路和新世界

赛阿威路原本叫赛阿里路(Syed Allie Road),是以一名来自巨港的阿拉伯商人命名。隔邻的三龙路,则是以成功华族商人王三龙命名。王三龙的儿子王文达和王平福,1923年在实龙岗路与吉真那路交界处创建新世界游乐场,从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那一带的重要地标。

实龙岗路与吉真那路交界处的新世界游乐场,是由王三龙的儿子创立的。(档案照片)

新加坡动物园最早也是在小印度诞生的。1920年至1922年,松马柏(H.Somapah)的儿子巴撒帕(W.L.S.Basapa)继承松马柏的遗产时,开始在实龙岗路门牌317豢养各种动物和鸟类。他在1928年把全部动物搬到榜鹅,正式创立新加坡动物园。

③德斯加路以欧亚富商命名

经常被人们视为花街柳巷的德斯加路(Desker Road),是以欧亚裔肉类供应商亨利·德斯加(Henry Desker,1826-1898)命名。

他的祖先17世纪从葡萄牙移居马六甲后与当地人通婚,是本区域最早的欧亚裔。亨利在小印度拥有屠宰场,1865年买下实龙岗至加冷河的大片土地,19世纪80年代在滑铁卢街和奎因街各兴建六栋房子,拥有仑布路五栋店屋。

新加坡驻西班牙和教廷非常驻大使贝里·德斯加(Barry Desker)是亨利·德斯加的曾孙。贝里的祖父是费德里·德斯加(Freddy Desker),父亲是安东尼亨利·德斯加(Anthony Henry Desker)。

德斯加路是以本地早期的欧亚裔肉类供应商亨利·德斯加命名。(档案照片)

④南洛街的怡梨香木偶戏班

位处小印度核心的南洛街,上世纪50年代被华人称为“怡梨街”,著名潮州木偶戏班怡梨香就把戏馆设在这条街上。

本地历史最悠久的外江木偶戏班彩新凤,从丰顺到本地发展时选择在竹脚巴刹旁边的店屋落脚。

南洛街在1870年前称郎佳三美路(Rangasamy Road),后来以海峡殖民地警察总长山姆尔·南洛(Samuel Dunlop)命名,但有人认为是以跑马埔委员会秘书A.E. Dunlop命名。印度族群却管它叫Mangal Singh Ki Gali,纪念在此处从事牛羊买卖并受到社群敬重的Baboo Mangal Singh。

南洛街曾经被称为怡梨街,早年著名潮州木偶戏班怡梨香就在这条街上。(档案照片)

⑤竹脚原来是个水牛棚

竹脚(Kandang Kerbau)在1835年便因实龙岗路的养牛场而得名。附近的巴弗罗路(Buffalo Road)、加宝路(Kerbau Road)、仑布路(Lembu Road)都和养牛业有关,英文和马来文路名都是指水牛或牛。

当时从事这行业的大商人,包括源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柏利利奥和来自印度卡莱卡(Karaikal)的淡米尔回教徒卡德·苏丹。

20世纪中叶,这条路处处能见到南印度的传统金匠。竹脚最著名的地标是竹脚医院、竹脚警察局、竹脚邮政局和竹脚巴刹。

竹脚巴刹目前是小印度的地标,这一带过去处处能见到养牛场。(档案照片)

⑥亚峇街是蹈火节诞生处

早期的亚峇街(Albert Street)被本地印度人称为Thimin Thidal,意思是“蹈火之处”。原来新加坡的蹈火节最早在这里诞生,1870年才移到牛车水的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蹈火节(Theemithi)属于本地考尔克人(Caulkers)的节庆,蹈火的目的是崇敬女神蒂劳柏地(Draupadi)。考尔克人来自南印度沿海城市卡塔尔洛(Cuddalore),擅长造船,曾经在加冷河一带以造船为业。

蹈火节最早是在亚峇街举行,1870年才移到牛车水的马里安曼兴都庙。(档案照片)

⑦印度商人发迹的甘贝尔巷

印族文化馆所在地甘贝尔巷(Campbell Lane)是许多著名印度商人发迹的地方,像在印度社群中无人不晓的哥文达三美·比莱(P.Govindasamy Pillai,简称PGP),最早便是在甘贝尔巷做生意。

1960年代时,很多有魄力的印度商人如慕斯达法购物中心董事经理慕斯达·阿莫(Mustaq Ahmad),哈尼法布庄主席莫哈默·哈尼法(Mohamed Haniffa)和Jothi花店东主拉玛詹德拉( Ramachandra Murugaia )等,都是在甘贝尔巷开始创自己的事业。

甘贝尔巷是许多著名印度商人发迹的地方,Jothi花店是这条街的地标。(档案照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