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助年长者活动的基金,到帮助工艺教育学院学生的“纳丹教育提升基金”,新加坡社会基金会协助设立的基金从八年前的七个,蓬勃发展至目前的80多个,支持各类公益项目。
2008年设立的慈善机构新加坡社会基金会(The Community Foundation of Singapore)旨在为善长仁翁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他们成立基金推展公益活动,并管理基金。捐款者须承诺至少20万元来设立基金。
基金会总裁罗佩仪在回顾基金会的发展时指出,更多有经济能力的个人和家庭希望能回馈社会,却没有时间和资源来设立基金会。“社会基金会希望为善长仁翁提供一站式咨询,协助他们管理基金,并确保良好且高素质的监管水平。”
她说,更多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推动慈善事业,把它当作教育下一代社会责任的方式。近年就有更多家庭找上社会基金会,要求协助以家人名义设立基金。
不过这类捐款者一般保持低调的捐款方式,谢绝受访。
罗佩仪受询时透露:“尽管经济增长放缓,基金会今年的捐款额增长率仍持稳。受经济影响,加上去年SG50庆祝活动和优惠(捐款税务回扣300%),去年收到的捐款额其实比较多,不过基金会今年也迎来新的捐款者,因为他们明白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更需要帮助有需者,因此整体的捐款情况仍不错。”
至今,社会基金会已协助设立80多个基金,发放4200万元,支持不同慈善项目,合作的慈善团体有超过400个。
基金会根据捐款者想支持的公益项目类别,协助成立基金,让相关志愿组织机构利用。虽然多数捐款者支持的项目普遍针对年长者、体障、教育事业等,但已逐渐以较新颖的方式推行,不局限于颁发奖学金和助学金。
退休商人伯德(William Bird)与妻子设立的基金资助一些机构为年长者举办郊游活动等,过去六年已有50多个乐龄护理中心获益。
SymAsia是另一个协助捐献者以个人或公司名义设立基金、并在本地注册的基金会,由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管理。这也是亚太区唯一由银行经营的捐献者指示基金会(Donor Advised Fund)。捐献者须承诺至少100万元设立基金。
瑞信亚太区家族办公室服务兼慈善顾问董事洪智聪指出,自2010年设立以来,SymAsia基金会截至去年10月已有约8000万元捐款支持亚太区的300多个慈善机构。SymAsia旨在支持人道和社会发展项目、自然保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