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更健康食品”项目预计可让50家公司获益,高达500人可参与培训。本地员工参加培训可获劳发局高达九成的津贴。 食品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未必有足够的食品技术员或资源开发新食品,有鉴于此,多个机构通过精益企业发展计划给予它们协助。 劳动力发展局(Workforce Singapore)、全国职工总会、新加坡食品科学与技术协会(Singapore Institute of Food and Technology)在精益企业发展计划(LED Scheme)下推出“开发更健康食品”项目,协助食品制造业者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支持他们研发较健康食品,提升食品种类和素质。 项目由一家食品制造商飞顺(Faesol)私人有限公司推动,通过和劳发局开办食品创新管理大师班(Food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Masterclass)来提升业界对食品创新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可提高食品业者在开发新产品的效率。飞顺也可为参与公司提供开发新产品的建议,分享最佳作业方式。 这个项目预计可让50家公司获益,高达500人可参与培训。本地员工参加培训可获劳发局高达九成的津贴。 精益企业发展计划是政府去年10月起推行的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利用精简人力来应付转型过渡期的挑战。 13家食品制造业公司的22名食品技术员(food technologist)已参加食品创新与管理大师班。除了公司飞顺的代表,主讲者包括英国食品业的专才。其中九家接受培训的公司之后利用所学开发更健康食品。 飞顺执行董事谢荣光受访时说:“本地企业在食品创新方面还不够踊跃,因为对研发新产品没有太大把握,但如果有专人分享研发食品工作的系统化程序,这将有助于提升食品技术员的能力,鼓励企业改进食品种类。本地与区域国家都重视健康饮食,研发健康食品可开拓市场。” BHF私人有限公司是参与培训的其中一家企业。总理公署部长、职总秘书长陈振声昨天参观这家食品厂,了解它的生产过程。同时,见证职总和新加坡食品科学与技术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出培训课程提升食品技术员的水平。 陈振声形容食品业可成为“朝阳”行业,是新加坡重要的领域。亚太地区的中产阶层人口增加,对高素质食品的需求也更大。 “新加坡的食品不一定是整个区域市场最便宜的,但在食品素质和安全方面,新加坡品牌是顾客所信赖的。只有当我们投入资源提升食品技术员的能力,才能为食品素质提供保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府日前推出食品制造业产业转型蓝图,要将新加坡打造成亚洲首屈一指的食品及营养中心,希望到了2020年,食品制造业生产力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4.5%。 食品制造业去年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37亿元,聘用约4万名员工。 用更少时间开发较健康食品 燕麦饼干不使用鸡蛋,以降低胆固醇。同时,增添凤梨的新口味饼干时,可利用凤梨的天然甜味,借此减少糖的使用量。 这是BHF私人有限公司在参与“开发更健康食品”项目后所研发的产品。 公司董事郑光明指出,少糖分、无反式脂肪(trans fat)的较健康食品适合日益注重营养的消费者。 他说:“公司以往可能得花上一年才有能力推出新产品,但员工上了食品创新管理大师班后,对研发过程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回来还能传授给同事。整个工作团队的能力提升,研发过程的时间就可减半,现在半年内可研究和生产新食品,推出市场。生产量可增加约三倍。” 另一家参与项目的公司是万兴工业(Wanin Industries),生产Pere Ocean瓶装水,新推出的产品是含水果口味的维他命水,获保健促进局的“较健康食品标签”。 公司的高级经理陈宥仁说,公司借鉴飞顺分享的经验来提高研发食品的效率。新产品只用了一个多月研发,比之前所需的三四个月快。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