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外交与时俱进 但立场须“理性和一致”

李显龙总理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主持人杜格专访,对区域局势和国内课题发表看法。(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李显龙总理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主持人杜格专访,对区域局势和国内课题发表看法。(通讯及新闻部提供)

字体大小:

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迫使各国适应新局势,但在更新与他国关系的同时,仍应本着国家的持久利益,采取理性和前后一致的政策立场。

李显龙总理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本月3日预录、昨早播出的专访中,发表以上看法。节目主持人杜格(Geraldine Doogue)向他提问,在中国经济实力扩增、美国新政府对本区域事务态度不够明晰的情况下,新加坡是否考虑过调整和两个大国的合作关系。

李总理指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必须与时并进的,但同时所采取的立场也必须维持“一定的理性、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因为国家利益是不会迅速改变的。这些持久利益包括本区域的安全、稳定、合作与整合,以及亚太区域的和平与繁荣。

李总理进一步指出,美国仍在本区域扮演重要角色,美国也认为自己应继续“全面参与区域事务”。

他说:“美国的新政府……还在制定新方向。我们应该与美国政府合作,希望他们能制定符合美国和区域长期利益(的政策),这也意味着对新加坡有益,相信也对澳洲有益。”

谈及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李总理说,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是中国影响力扩大、有意整合区域国家展开合作的表现。李总理重申新加坡对该计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支持,并表示乐见中国走向繁荣,继续在本区域扮演具建设性和积极的角色。而这一局面,他希望是出现在一个国家不分大小都能共荣,以及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框架之中。

不过李总理也指出,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出现这么大的战略平衡转移的时候,(其他国家)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抗拒。我认为这是中国必须意识到的,而它是有意识的。”

当访问者提到印度和日本准备合作另起炉灶,和“一带一路”竞争时,李总理认为印度也充满潜能,并且当政的莫迪决心大展拳脚,寻求扩大影响力,他认为这是好事。但他也强调,各国应秉持包容的心态参与区域合作。他举东亚峰会为例说,参与这个区域合作机制不只是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还包括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让区域组织更具包容性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这么一来较不可能形成集团(bloc)。”

谈到国内问题时,李总理指出,新加坡要为未来经济做好准备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具有前瞻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心态,不过他坦言,我国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李总理说,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上的工作能否让国人发挥才能和实现抱负,以及政府能否帮国人做好准备、从事国人应有能力从事的工作。然而这“不是钱的问题”。李总理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具备三个要素。

首先,国人必须相信科技能对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并有充分利用科技的意愿;其次,不同机构应具备迅速重组的能力,采用改良方式理性和有效地运作;第三,要让各种科技项目得以实现,需要既具备创意点子又懂得判断科技优劣的人。

你无法说恐怖袭击不会在新加坡发生。对我们而言,我们只假设袭击何时发生,而不是会否发生。因为如果有独狼袭击,或单独一个人策划某种袭击而没有人知情,就很难先发制人或预防袭击;如果是一群人策划袭击,就会有迹象,会有交谈,我们可能会探到风声,事先瓦解袭击的可能也较高。但即便如此,这也说不准。我们假设有一天新加坡会遇袭,我们尽全力做好准备。如果确实发生,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的多元种族社会就不会遭受灾难性的压力。恐袭的风险不只是实际袭击中的人命伤亡,也包括对新加坡族群和宗教,尤其是回教徒和非回教徒之间的互信所造成的心理破坏。

——李总理谈恐怖主义威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