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豪和袁世杰这对孪生兄弟除了外貌相似,连志趣也大同小异。他们从小学一路到大学都参加同样的球类课外活动,进入新加坡管理大学后主修金融学。两人视彼此为友好的竞争者,凭着“如果他做得到,我一定也可以”的信念与默契,鼓励彼此向上。
这对兄弟以同等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教育,是新大本届毕业生。新大昨天举行毕业典礼,今年是首次在不久前开幕的法学院大楼举行。本届共有2759名毕业生,毕业礼一连举行四天。
袁世豪和袁世杰(25岁)与父母居住在三房式组屋,几年前父亲健康欠佳辞去工作,家庭经济来源全靠在杂货店打工的母亲。所幸,他们在大学时获得助学金等经济援助,支持他们完成教育,并参加海外实习计划。
求学期间,他们靠教补习和兼职行销工作的收入帮补家用。除了兼顾课业与工作,他们还活跃于新大的巧固球(tchoukball)队,参加校内的志愿计划,到工艺教育学院等分享财务规划的知识,尤其想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哥哥袁世豪受访时说:“我们深信,不必因家庭背景或任何因素限制自己的未来,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机会。”袁世豪已加入新电信的管理培训计划,袁世杰则加入餐饮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有机会到美国等地学习。
外貌常让同学和教授难以辨认的袁家兄弟,自觉彼此性格和兴趣都“很相似”。
袁世杰说:“人们可能无形中爱拿我们来做比较,这反而促使我们友好竞争。我念中一时被编入普通学术源流,世豪在快捷班,我于是发奋图强,世豪也帮助我许多。隔年,我顺利转到他的快捷班。我常觉得,世豪可以,我也可以,同样的,世豪也这么认为。”
尚穆根:司法领域也需增值以应付外包竞争
新大法学院毕业生是首批参与毕业典礼的,法学院设立至今十年,本届有近180名毕业生,包括学士后法律课程(Juris Doctor)毕业生。
内政部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出席首场毕业典礼时指出,我国所面对的经济环境与海外竞争如何影响司法领域,强调司法领域也需增值,以及把握机会的重要性。
他举例说,本地司法领域也面对外包工作的竞争。印度班加罗尔(Bangalore)可以每小时25美元聘用人手,提供司法服务。他们有普通法的专长,也能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工作。
“面对低价和科技的竞争,客户会问:你们能提供我哪些无法从外包业者或机器获取的服务?……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原地不动,需要顺应并抓住机会。”
有鉴于此,政府通过各措施提升我国司法领域的能力,包括修订公司法令,以加强新加坡作为债务重组国际中心的能力;推动仲裁工作、设立司法界学术卓越中心等。
尚穆根也提醒在场的法律毕业生,要以诚信执行工作。司法工作之路可能布有“诱惑”,但是一旦走捷径以致影响诚信,损失的将是个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