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30日至9月29日之间,警方已接获至少35起有关新加坡环球影城“万圣节惊魂夜”门票报案,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万1500元。单宗涉案金额介于45元至7000元。




万圣节即将到来,相关活动的门票成了当下的热销品。网购骗子看准“商机”,至今已有35人受骗并报警,单宗涉案金额最高达7000元。


根据警方日前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罪案数据,今年首六个月的网上购物受骗案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然而,这样的跌势并没有维持多久,单是今年8月就有近250起,比前一个月多约50%,引起警方关注。


警方提醒,公众网购时应小心谨慎,尤其是预订酒店客房,以及购买旅游景点或演唱会门票的网上交易。骗子大多是在网购平台Carousell和面簿刊登广告。


其中,在今年8月30日至9月29日之间,警方已接获至少35起有关新加坡环球影城“万圣节惊魂夜”门票的报案,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万1500元。单宗涉案金额介于45元至7000元。相比之下,警方去年仅接获约30起相关活动的报案。


“万圣节惊魂夜”于上月29日展开,直到本月29日,一共举行14晚。一般相信,报警人数或继续增加。


同其他网购受骗案相似,骗子一般佯装为网上卖家,在答应送票前要求受害者预先支付订金或全额。受害者将钱转入指定本地银行户头后,骗子却没有将票送出,并且失联。也有骗子卖给受害者假票,只有当受害者被拒入场时,才发现自己受骗。


新加坡理工大学犯罪学与维安研究学士课程主任姚奇儒助理教授受访时说,新加坡要迈向成为无现金社会,往后更多金钱交易,甚至所有交易都会在网上进行。“人们整体上越来越依赖科技,罪犯当然会把握下手机会。”


相较之下,网购受骗案比起其他诈骗案,犯案手法较为简单,可是仍不断有人上当。按宗数排列,这类诈骗手段也位居各类骗局之首。


姚奇儒认为,要避免大众继续落入圈套,除了继续推行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的数码通识(digital literacy)教育,也需深入研究人们受骗的原因,以采取更针对性的宣导工作。


警方吁请公众网购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只光顾授权卖票者,并留意交易条件。如果须预付,则应选用买方接收货物后才给卖方转账的平台。公众也应尝试安排与卖家当面交易,确定门票的真伪后才付款。


知情者可拨打警方热线1800-2550000,或上网www.police.gov.sg/iwitness提供线索,所有资料将保密。公众也可上网www.scamalert.sg或拨打防诈骗热线1800-7226688查询更多有关诈骗案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