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四个关键词”解构香港过去20年变与不变

字体大小: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至今20年,香港作家、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昨天下午在报业中心礼堂发表题为“97后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的演讲,与大家分享他对过去20年香港文化的观察。

马家辉说,要了解过去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一定要注意四个关键词。马家辉针对第一个关键词“身份坐标”指出,1997年之后,香港没有完成“去殖民/后殖民工程”,以认识自己从“英国的香港”变成“中国的香港”这个身份的改变,这需要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工程没有完成。

马家辉也以香港三大区域之一的“新界”为例,“新界”这个名称是胜利者的语言,带有殖民色彩,香港回归前,中国与英国双方已同意改名,但最终,土生土长的新界居民基于特殊的利益问题反对改名。马家辉指出,“去殖民”这个工程若是打开,社会状态会很不一样,目前香港人身份混乱,出现了所谓的“大中华胶”“左胶”“本土胶”等身份标签。

第二个关键词“社会变迁”,主要指的是人口变化、资源的分配。香港从1997至2017这20年,人口快速增加了18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大陆的新移民。这180万新香港人与在香港生活了三五代,或是80、90后的香港人,对香港的感情认同、看事情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这些大量新增的人口也造成活生生的“利益冲突”,在就业、交通、房屋、公共空间等方面对香港人造成冲击。

马家辉也针对第三个关键词“强国崛起”指出,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地缘政治的改变,对香港也造成影响。他说,1977至1997年之间,香港人口增加了200万人,绝大多数也是大陆新移民,但是这个阶段的大陆新移民和1997年之后的新移民是不一样的。“强国崛起”之后,中国人的语气也不同了,如他们常说的“钱不是问题”,这和1997年之前的新移民是不同的。另外,“强国崛起”也使到许多香港人才流失到大陆去,包括电影人才。

谈到第四个关键词“网络游移”,马家辉指出,这是个“没有‘大台’的年代”,也是个没有人说了算的年代。他认为,说得好听,这是“百花齐放”的年代,说得不好听则是“神鬼同台”,各种不好听的语言,不应该有的仇恨都出现了。

演讲结束前,马家辉在听众的要求下,以目前的香港文化现象做为总结。他指出,香港的核心精神是百无禁忌,没有“必须”“必然”“肯定”“必要”这些字眼,不会绑自己的手脚,香港人爱说:Why not?除了犯法之外,香港人任何事都可做,而且做了之后会说:关你什么事?

最后,马家辉在回应一名听众的提问时指出,他所提出的以上四个关键词,有助于了解过去20年香港文化的走向,但他强调,“有这个事情并不表示等于这个事情”,并不等于香港就是这样,就如美国有白人至上主义,但白人至上主义并不等于美国。

在马家辉看来,文明是当有“坏的事情”发生时如何回应,是得理不饶人,是不给他人审判的机会,或是给他公平的审判?马家辉强调,如何回应不善良,才看得出文明的如何善良,事情发生了不是群起围攻,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马家辉是应《联合早报》与新跃社科大学联办的“2017年新跃文化中华讲座”之邀前来演讲,他妙语如珠,演讲生动活泼,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不时引来哄堂大笑。讲座主席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容世诚。

点击观看讲座完整重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