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起步公司SWAT与美企Via 两公司得标测试“随需而至”巴士服务

本地起步公司Ministry of Movement(SWAT)将为首阶段的“随需而至”、不按固定路线穿行的“动态”巴士服务试验计划开发相关的计算程序,及展开模拟测试,并协助陆交局敲定实际试验参数,如试验范围等。(互联网)
本地起步公司Ministry of Movement(SWAT)将为首阶段的“随需而至”、不按固定路线穿行的“动态”巴士服务试验计划开发相关的计算程序,及展开模拟测试,并协助陆交局敲定实际试验参数,如试验范围等。(互联网)

字体大小:

陆交局共收到10个来自国内外竞标者的企划书。在经过一轮详细的评估后,当局认为SWAT和Via对招标文件的要求较清楚。两者提交的竞标书详尽、高素质,且物有所值,因此获颁总值46万余的合同。

本地起步公司和美国公司成功夺标,为首阶段的“随需而至”、不按固定路线穿行的“动态”巴士服务试验计划开发相关的计算程序,并展开模拟测试。

陆路交通管理局昨天(2月13日)发文告说,颁发总值46万余元的合同给本地起步公司Ministry of Movement(SWAT)和美国公司Via Transportation(Via)。

陆交局去年8月展开招标活动,邀请业者提呈献议,测试“随需而至”(on demand)、不按固定路线穿行的“动态”巴士服务。

文告提到,陆交局共收到10个来自国内外竞标者的企划书。在经过一轮详细的评估后,当局认为SWAT和Via对招标文件的要求较清楚。“两者提交的竞标书详尽、高素质,且物有所值。” 陆交局说,对于开发“随需而至”共享车辆应用和经营“动态”巴士服务方面,SWAT和Via都有良好记录。

Via目前已在一些主要的大都市,如美国芝加哥和纽约等,提供“随需而至”的巴士服务。公司去年也和德国车企戴姆勒(Daimler)签署合资协议,把服务扩展至欧洲。

由林诗竞、王友活、蔡满杰和嘉宁凯联合创办的SWAT前年9月在本地推出“随需而至”巴士服务,旗下车队已从开始的五辆增至20辆,每辆巴士可坐13人。

至今,SWAT已进行超过4万趟“随需而至”的车程。

陆交局指出,试验计划的目的是要评估根据实时需求、运作动态的公共巴士路线的可行性。它也可评估这类巴士服务是否有助优化巴士和车长的调动,以及降低乘客量较低的时段及地区的营运成本。

试验计划分两阶段,在首个阶段,SWAT和Via须在今年第三季前,研发一个能灵活规划路线和配对的计算程序,让用户依照乘客需求和上下车地点,调派车队。

两家公司也需进行模拟测试,以协助陆交局敲定实际试验参数,如试验范围等。

第二阶段的合约将在今年第三季颁发,得标者将和陆交局和公共巴士业者合作,测试软件和硬件,并于第四季开始展开公众试验。更多详情将在日后公布。

陆交局初步选定三地区进行测试

陆交局已初步选定了三个地区进行测试,分别是裕群(253、255和257号巴士)、榜鹅北∕榜鹅西(84和382号巴士),以及珊顿道∕滨海南(400和402号巴士)。这三个地区的测试范围直径约三到五公里,用意是要加强往来地铁站和主要设施的“第一及最后一英里路程”。

SWAT总裁林诗竞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公司成立至今,目的一直是要发展“随需而至”的巴士服务科技,并致力于让每趟车程都做到收支平衡。

“初期阶段,我们原想和经营较大车队的业者合作,但和他们分享这个概念时,很多人都没办法理解,我们最终只好设立自己的车队,以进一步研究和推进这个科技。”

他提到,陆交局的招标项目正是他们一直在推动的科技,因此参与竞标对公司而言是个“自然进展”。

林诗竞说:“试验计划采用的巴士肯定会比公司使用的大,每辆巴士的乘客量增加,系统面对的路线和乘客要求就更多样化,再加上,测试过程可能会碰到一些早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这对设计整个计算程序都会带来挑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