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假信息并非每一则都是百分百虚构的,就算立法也不容易执行,因为执法者不仅要证明信息是假的,还要证明是蓄意捏造的。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专家不认同以立法形式抵抗假信息,呼吁政府直接同网络和科技公司深化沟通合作,万不得已时才诉诸法律。 大西洋理事会数码取证研究实验室信息防御高级研究员本·尼莫(Ben Nimmo)昨天通过视讯向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和工人党议员毕丹星阐明立场。 尼莫在陈情书中提议,假信息的网络推手最好交由社交媒体对付,因此政府应积极同面簿和推特等平台接触,寻找尽快关闭虚假、自动化或垃圾账户的方法。 毕丹星就这项提议问对方,是否认为应该立法要求这些社交媒体同政府合作? 尼莫表示绝无此意,并说:“对于任何地方的立法提案,允许政要下令社交媒体改变他们平台的内容,我一直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一旦国家设下对民主怀有敌意的先例,结果将令人担忧。” 他认为,与其立法,更有效的方法是拨电或发电邮给有关公司,告诉它们这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必须马上处理。“立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准备,法令会历时更久。” 尚穆根接着提问,万一科技巨头拒绝小国的要求?尼莫说,到时才考虑立法也不迟,最快捷和最灵活的方法仍是直接联系在本地的分公司。 尼莫也指出,所谓的假信息并非每一则都是百分百虚构的,就算立法也不容易执行,因为执法者不仅要证明信息是假的,还要证明是蓄意捏造的。 “这实际上拥有非常高的求证标准,来证明一个人多有可能知道这个故事是虚假的,还有很多故事都是有灰色地带的。” 巴黎第八大学法国地缘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凯文·利蒙尼(Kevin Limonier)也指出,像俄罗斯的宣传媒体,他们很多时候不是伪造全然虚假的信息,反而是通过访问有煽动性观点或言论的人,连引导都不需要。 尼莫补充举例,2016年,一名俄罗斯裔少女离家出走,却谎称在德国遭难民性侵,引发德俄两国的政治风波。 他说,俄国媒体当时以为少女的遭遇是真的而报道并没有造假。“他们就在柏林街头采访愤怒的俄罗斯民众,他们说这很可怕,警察正在掩盖它。” 尼莫认为,他们没有查证,确保各方都得到发言的机会,顶多违背了记者的专业操守。 尼莫反问尚穆根,如果要立法,政府要如何定义这个问题。“你是否只关注假信息?那可能只占问题的1%。” 他说,如果政府也想追究其他含有部分真实成分的信息,意味着有关法令可能得像字典那么厚。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