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周二撰文称,从经济周期看,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第二次探底,综合考虑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趋势,他建议当前的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可以在6.5%上下1个百分点之间。


据路透社报道,上海证券报刊登祝宝良的署名文章指出,应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应予以积极配合,但不宜过早地把货币政策发挥到极致。同时,要把国企改革和处置僵尸企业放在优先位置。


“六大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6.5%左右可能是十三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底部。”祝宝良称。


他表示,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因素包括储蓄率回落、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转移效应降低、对外开放外溢效应减弱、服务业比重上升会降低经济增速等。


同时,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占用大量劳动、资本、技术,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经济增长减速。


祝宝良认为,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18年实现触底,底部增速应该接近或略低于6%。


“这里所说的触底,不是说将会出现所谓的V型或U型反转,而是说增长速度不会继续下降,从而进入L型的下边,也就是进入一个均衡、可持续性的增长平台。”他表示,这个平台有可能稳定5到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


他指出,考虑到“十三五”时期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和需求变化趋势,建议把经济增长调控目标定在6.5%左右,同时明确指出这一调控目标是预期性和指导性的,不是约束性的,在实际调控中允许有上下1个百分点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