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模式动物研讨会举行 童第周铜像在北京落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8日在北京召开了“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由其学生自发捐款建成的童第周铜像在北京揭幕。 王晓亮 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8日在北京召开了“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由其学生自发捐款建成的童第周铜像在北京揭幕。 王晓亮 摄

字体大小:

(联合早报网讯)5月28日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了“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由其学生自发捐款建成的童第周铜像在北京揭幕。

据中新网报道,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童第周于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0课《一定要争气》,叙述了他在青少年时期为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事迹。

当日,童第周先生的家属、同事、学生代表,以及他曾工作过的山东大学代表和遗传发育所领导共同出席了铜像揭幕仪式。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地去探索。”童第周的学生援引先生生前名言说,铜像的落成意味着薪火相传,后人将传承他那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精神。

26日—29日举行的2017年疾病模式动物国际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作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所长、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维才,均表示希望与会科学家能够以会议为契机,促进交流与合作。

会议根据研究领域分为4个部分,来自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26位优秀科学家,分别介绍了线虫、斑马鱼、小鼠、猴、猪等模式动物,在神经发育、疾病致病机理、干细胞重编程和胚胎早期发育以及癌症治疗等研究领域发挥的作用,并介绍了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