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众筹平台为小企业融资

Fundnel创始人孙凯龄:Fundnel能让投资者接触到更多有潜质的起步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并获得更高回报。
Fundnel创始人孙凯龄:Fundnel能让投资者接触到更多有潜质的起步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并获得更高回报。

字体大小:

“我们观望了好一阵,发现市面上没有人在做我们想做的事。那就由我们来当先行者吧。”

回顾创业初衷,本地证券众筹(securities crowdfunding)平台Fundnel创始人孙凯龄向《联合早报》透露,她和搭档李德伟并非一开始就想自立门户,是在近年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的感召下,才决定辞职创业。

孙凯龄和李德伟原本都在投资银行工作,孙凯龄负责企业融资,李德伟则帮助企业进行首次公开售股(IPO)。随着周围同事相继辞职创业,他们渐渐发现,现有投资机制无法满足起步公司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贷款有限,如果要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又要经历繁琐费时的过程。举办路演、寻找投资者、准备审批文件……这些IPO程序对大公司来说都很麻烦,更不要说是资源短缺的小公司。”

新世代热衷科技起步公司

与此同时,更多投资者也开始对私人企业感兴趣。孙凯龄说,比起购买估值不菲的蓝筹股,千禧世代更希望投资他们了解和热爱的公司,其中有不少是科技领域起步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没有上市。淡马锡控股的最新年报也显示,自2002年以来,集团对非上市股权的投资回报高于上市公司。

“在美国和英国市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股权融资,这比挂牌上市更有效率。但东南亚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平台,我们就决定自己做。”

2014年底,孙凯龄和李德伟从银行辞职,着手创办Fundnel。另两位联合创始人段伟文和周杰挺也在几个月后加入团队。准备了一年后,Fundnel平台在2016年1月正式推出。

作为一个证券众筹平台,Fundnel允许投资者通过该平台投资私人企业的股权和债券。投资者能通过这个平台发现值得投资的优质企业,中小企业也能接触更多私人和机构投资者。

孙凯龄解释,这个平台的运作方式与众筹网站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网络平台,为投资者和私人企业牵线搭桥。有别于一般众筹平台,它对交易双方都进行严格筛选。

这个平台的目标客户并非投资者,只有机构投资者或是合格投资者才能参与平台交易。根据本地法规,合格投资者个人净资产超过200万元(不包括居住的房产),或过去12个月收入不少于30万元。Fundnel目前聚集超过5000名投资者,其中既有传统基金经理,也包括个人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

对于融资企业来说,他们要先通过相关的资质审核与尽职调查,在取得至少一家锚定投资者(anchor investor)投资后,其他投资者才能在平台上参与众筹。锚定投资者通常由机构投资者担任,他们会与融资企业谈判,共同商定债券价格等融资细节。

过去一年,平台接待的750家公司中,经过筛选后,有10%能在平台上进行融资,最终有2%,即15家公司成功完成融资。平台促成的投资总金额达4900万美元(约6700万新元),每家公司获得的投资金额介于3万元至2000万美元。

孙凯龄透露,获得融资的企业多数来自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约一半是科技企业,另一半是实体公司,业务范围五花八门,从无人机到网络商店,再到旅行住宿预订平台,都能通过这个平台融资。平台完成的第一起交易,则是位于峇厘岛的人工冲浪设施,经过两轮融资后,这个项目成功筹得超过200万元资金。

“这个平台让投资者接触更多有潜质的起步公司和中小企业,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并获得更高回报。我们的投资者来自X、Y、Z三个世代。经验丰富的X时代投资者,通常起着主导的作用,Y世代投资者则是平台的早期用户。至于Z世代,他们或许经验和资金都较少,但这些新人类对科技的力量坚信不疑,也愿意支持他们喜欢的企业,预计会成为未来交易的生力军。”

成立短短一年多,公司的员工就增至20多人,它的新加坡办事处从乌美(Ubi)迁至中央商业区,也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设立分部,扩展当地业务。

与此同时,平台提供的投资方式也推陈出新,譬如允许投资者以更少金额投资私募股权或风投基金,以及与融资公司每月收入分成。孙凯龄预计,公司今年能促成更多投资交易。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降低证券众筹平台获取执照的门槛,这类平台若只开放给合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获取执照的基础资本要求从25万元降到5万元,最低营运风险要求从10万元降至5万元。这帮助Fundnel顺利取得执照,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正式提供股权众筹服务。

孙凯龄认为,金管局此举不仅为本地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也为区域其他国家设立典范,为本地企业进军区域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虽然新加坡市场较小,但我们处于进军区域市场的有利位置。本地健全的法律和丰厚的政府津贴,也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越来越多金融科技公司在本地涌现,业者可以互相帮助,交流经验与心得。我相信新加坡成为区域金融科技枢纽,只是时间问题。”

(五之五)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